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07 4
2006-10-30
北京路透电)曾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首富的黄光裕与兄黄俊钦传因早年获自北京中国银行,总额约13亿元人民币(下同,2亿5870万新元)的贷款而面临官方的调查。

  据今天出版的2006年第22期中国《财经》杂志所载的《黄俊钦、黄光裕受查,民营企业“原罪”话题再引关注》一文,39岁的黄俊钦正面临一项针对其早年贷款的官方调查;这项调查,也涉及他名气更大、财富更丰的弟弟,37岁的黄光裕。

  报道说,今年国庆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黄俊钦本人也一度进入公安部监控范围。

黄光裕兄弟在20年前共同创立了国美电器。1993年二人“分家”后,哥哥转向房地产业,建立了“新恒基系”,在北京及东北拥有数栋著名的大厦;弟弟则独自经营“鹏润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构成其主要资产。多年来,对黄光裕、黄俊钦兄弟巨额财富的来源向来不乏质疑。

  今年国庆前不久,公安部启动了对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恒基系”的立案调查,查封其全部资产;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恒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被逮捕。

  早前,银监会也参与了相关摸查;摸查目标,是“新恒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两系”旗下的39家公司,被列入摸查名单。

  初步官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的“新恒基系”和“鹏润系”在创业阶段,涉嫌以违法或严重违规方式,获得北京中行的信贷支持。

  调查表明,黄光裕兄弟早年创业期间向北京中行的违规贷款,和其后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总计达到13亿元。这些贷款在鹏润和新恒基之间密切流动,最终流向境外,形迹可疑。

  这些资金既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黄光裕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也在2000年之后继续支撑其扩张。这些贷款也构成了如今北京中行案的核心案由,而资金的最终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我们发现,黄俊钦兄弟从北京中行贷出的10多亿元资金,绝大多数已陆续通过建成的房地产项目回笼,但他们还是长期不还。”参与调查者指出,“这些资金大量转出境外,很可能被用于炒股和炒期货,或用作其他投资。”

今年国庆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黄俊钦本人也一度进入公安部监控范围。现年62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而黄俊钦是通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的。雷瑛也已被捕。

  黄光裕与北京中行另有一番渊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足30岁的黄光裕结识了北京中行年轻女职员杜鹃。杜鹃约在1999年前后辞职,之后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执行董事。杜鹃在1999年前后嫁给了黄光裕。

报道强调,黄光裕兄弟早年通过牛忠光等人牟取银行贷款,或为中国部分民营企业家的一种“原罪”模式。

  时至今日,尚难确认调查会否最终触及黄光裕,也难以判断早年创业期的违规或违法贷款是何情节,但无论如何,黄光裕兄弟都面临紧要关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0-31 11:53:00

权利寻租与资本寻权在相互的博弈中寻找最终的归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7 08:02:00
可以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7 12:42:00
一切违法必须严惩,否则,这类的企业家对社会安定团结影响极坏,清除这类人不会对经济带来任何负面影响,顶多是一随机冲击,反而能创造更为公平的经济竞争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8 14:46:00

真的假的啊,抓吧~~一丘之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