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6日省高招办发布专科批近3万名还没有人报考的征求志愿后,昨日又发布了第二次征求志愿,招生计划约2.5万名,所有专科线下50分(即文史类275分,理工类170分)的考生都可以填报。这还不是今年福建考生要上大学的底线——首次试行的“注册入学”,只要理工类在140分以上,文史类在245分以上均可报名。
高校招生进入“低分时代”,从理论上看,以理工类为例,140分便有望被大学录取,以现今普通高考满分750分为计,140分的资格线仅占总分的19%。换句话说,如果100分的试卷,只要每门成绩在19分以上,也有望成为一名大学生。每科19分是什么概念?有人说,“两眼一摸黑”基本就可以完成——选择题都选C,再做上几条“应知应会”的填空题。
当然,有人认为,每科19分考上大学,仅是理论上的推算,即理工类140分的考生能被大学录取——最低录取控制线一般是在招生计划上扩大一定比例切出的。不过,人们坚信,从目前形势看,只要考生愿意填报民办高校,以百分读大学应该是没有悬念。
这并非福建独有,在考生大省山东,今年平均每科24分也可上大学。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我们还对台湾高校的招生分数目瞪口呆——进大学,每科只要2.8分就可以。当地媒体说,如今想考不上大学都难。
现在看来,我们是“五十步笑百步”,高教专家甚至发出预警说,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中国未来十年将有一批高校面临破产。这种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赞同。这个阵营的人认为,这一阵痛是不可避免的,根源在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大跃进和教育上的急功近利之风。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