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475 5
2023-10-12
真相高于和气,坦诚以待才能够帮助人们消灭沉默的谎言和无言的反对,它还能够更好地避免执行不力的情况。


在一家企业里,领导在会上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参会人员都默不作声,领导问大家是否理解了自己的意图,大家都回答“明白”,但等到领导离开会场时,人们开始“热闹”起来,相互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领导能听到,就会发现居然是反对意见居多。
这种情况在企业里很常见,上级越是希望员工能坦诚沟通,但员工就似乎越做不到,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顾虑,实情往往是坏消息居多,谁也不想承受上级的情绪;
怕麻烦,坦诚相告后,事情可能就落到自己头上,领导就像“抓壮丁”;
不信任,员工坦诚了,领导怎么想谁知道?
每一位上级都应该想想,因为过去的哪些做法让员工产生了顾虑、怕麻烦和不信任,而不是单方面地要求员工要坦诚。因为成了上级对下级的要求,反而让“坦诚沟通”在企业里变得稀缺。
大家可以问问自己所在的组织里,有多久没有发生过上下级之间坦诚的对话了?这样的缺失必然伴随着紧张沉闷的文化氛围,内耗偏多。当企业领导者陷入到增长难题的时候,不妨从这方面找找突破之道。
杰克.韦尔奇认为,“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缺乏坦诚精神会从根本上扼杀敏锐创意、阻挠快速行动、妨碍优秀的人们贡献出自己的所有才华。”
他在担任通用电气CEO后,规定公司内部要进行以事实为基础的坦诚对话,他认为只有这样,上下级之间才能在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中相互协作,了解情况并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也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能否建立起坦诚沟通的文化,取决于领导者。一家公司的文化是由它的领导者行为决定的,所以,改变领导者的行为方式是改变整个企业行为方式的最有效的手段。
坦诚,首先是领导者的必备修养
曾国藩曾言:“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人。能透过此一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纠葛,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在他看来,坦诚以待本来就是领导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有些领导者特别享受员工告诉自己一些事情,就好像可以通过人去看到更多的人,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
其实这只能叫“消息传递”,而坦诚沟通是基于责任心的心力付出,是告诉对方自己是如何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
一些领导者会这样说:“我们一直是倡导坦诚和开放的,你有问题又不说,早说的话我们就给予支持了,现在才说,问题都发生了,所以你以后要有什么就说。”往往这个时候,员工都只能讪讪一笑,他们下次还是不会坦诚沟通,他们会说一句“领导说的都对”,因为没人愿意单方面坦诚。
要得到员工的坦诚,领导者得率先坦诚。当然,并不是领导者坦诚沟通,员工就会立刻坦诚回应,他们往往有顾虑,只有坚持才会得到积极的回应,关键是要循序渐进。
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写到,“公司开创之初,我和每个雇员朝夕相处,感情的交流很容易。但是随着队伍越来越大,交流感情就困难多了。所以,我每年一次把全体职工召集到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礼堂里,坦率地向他们报告公司的经营和收益等情况。然后我告诉他们我欣赏的是什么样的行为:
我欣赏刻苦工作、能啃硬骨头的人……
我欣赏有头等头脑的人……
我欣赏满腔热忱工作的人……
我看不起对上司钻营、阿谀奉承的人……
我敬佩那种愿意任用有能力、将来可以接替自己的优秀下属的人……
……
在向职员讲完了我对他们的期望后,我又告诉他们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尽量做到公正、坚定,即使要做出的决定不得人心,我也坚定不移。我尽力创造稳定的气氛,多听少说。
我尽量保持公司蓬勃的朝气——保持公司的激情、活力、向前闯的劲头。
我争取获得更多的盈利,以使大家在年老时不至于过贫困的日子。
我置顶方针和政策时,要深谋远虑。
……
奥格威的方式,就是告诉团队成员,我作为领导者必须向你们坦诚以待。
不要让员工为自己的坦诚而后悔
奈飞公司建立“自由与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公司文化手册里明确要求大家做到绝对坦诚:同事之间能够及时地据实以告,最理想的方式是当面沟通,并且要求大家做出的任何举动,出发点都是以对客户和公司最有利为基本点的,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正确。高管首先是文化的践行者,他们在听到工程师们抱怨正试图实施的某项流程时,首先的意识是应该深入地去挖掘一下是什么问题造成了抱怨,而不是责怪工程师的抱怨。
我想,奈飞的高管们首先做到的就是,不要让员工为自己的坦诚而后悔,即使他们坦诚的方式是抱怨
所有的企业领导者都知道坦诚沟通的价值,但却少有人对员工的坦诚进行保护,让员工为自己的坦诚而后悔的主要是:
1、高管沟通后给予的负面反应;
2、坦诚没有价值,甚至只是被利用而已;
3、在不坦诚的团队文化里,坦诚得罪人。
前面两点主要关系到领导者的素质和品格,本文不做过多赘述,主要提醒领导者第3点,当你还没有打造出坦诚以待的企业时,就要学会保护坦诚的人。
一家公司里,总经理意识到了某重要项目存在问题,于是鼓励项目总监(刚入职半年)把问题都列出来便于解决。项目总监很实在地把情况都写清楚了,还指出某几个部门消极参与,从来不参加项目会议等,然后通过邮件发给了总经理。
可是,还没等到总经理的反馈,其他部门的“反应”就来了,配合度变得更差,反正支持部门的KPI里面没有这个项目,配合程度他们自己说了算。项目总监很是纳闷,后来受一老员工指点才明白,其他人早就吃过这个亏了,因为总经理习惯于将人反馈的问题直接就转发给了相关人,也没有批示,他自己觉得这叫坦诚和开放,但他创办的企业并没有营造这个文化,反而是让想做事的人得罪人。当然,这位总经理能得到“坦诚相告”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少,员工们私下里笑称:“这就是新人必经之坎。”
如果组织里没有强烈的坦诚文化,那作为领导者与员工沟通之后,应该保护相关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来安排问题的处理,而不要让员工觉得自己被“出卖”。领导者的言行举止是激发坦诚沟通的基础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坦诚,但它并不容易发生,尤其是在商业组织里,人际关系并没有那么牢固,也并不见得有多长久。在缺乏坦诚文化的组织里,很多同事之间除了必须的工作联系之外几乎无交流,更不要说上下级之间。
凭什么得到员工的坦诚呢?领导者必须要在行为上做出表率,让所有的人看到,在这个组织里坦诚沟通是被支持的,或者说成为这个组织的人就必须要符合这一点。
让员工感觉到坦诚沟通的价值: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意见甚至批评被正面地采纳了,领导者是致力于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公司变得更加优秀的。如果员工们抱着美好的想法,坦诚了一次、两次之后,没有任何动静,他们就会觉得无趣而不再如此。
一家企业的HRD很高兴地对老板说,最近的一次内部问题分析会上,大家提出了数十个实际的问题,而且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可以采取有效行动而短期得到改善的。没想到,老板听完脸色很难看,对HRD说:“这你也好意思来跟我说,你们这些人本来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解决还拿来做功劳说发现了,我不想看到问题存在!”
HRD沉默了,接下来,整个团队也沉默了。
如果领导者因为与员工沟通而感到受益、感恩他们的建议,或者某句话触动了他们的想法而感到高兴,员工也会因此有成就感。再者,领导者对问题的解决要身体力行,即使采取的解决方案并非当初员工的想法,员工也会感到自己的参与价值。
我一直认为,坦诚沟通和激励效应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会激发出良性循环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我与员工沟通问题时,我拿起纸笔进行认真地记录他反馈的一些数据,并不时重复一下听到的信息,得到员工确认后再将值得注意的地做上标记。那次沟通时间挺长,但没想到这位员工越来越精神。过了很久的年终尾牙时,这位员工带着醉意告诉我,他感谢我对他的尊重,我有些迷惑,他继续说,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么认真听他说话的领导,尤其是之后我开会的一些工作布置是和他反映的情况有关,他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被尊重。
这件事情也给我了我大的启发,当领导者真诚地想要解决问题时,就必然会尊重员工,在此基础上的沟通,才能最终赢得员工的坦诚
坦诚沟通,并不会弱化领导者的权威,反而是让你的影响力在员工队伍中扩大的最好模式之一,员工们会因为与领导的坦诚交流感到高兴,他们也会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周围的人。
真相高于和气,坦诚以待才能够帮助人们消灭沉默的谎言和无言的反对,它还能够更好地避免执行不力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0-13 09:20: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13 09:20:1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14 08:13:39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2-5 12:10:55
多谢分享,实际操作上,很难会得到真诚的回报的。也尝试过,却被质疑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8-21 20:16: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