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1333 7
2023-10-26
如图,我在做空间计量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时,第一个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出来的效果最好,核心解释变量和ρ都显著,但R2不是最大,我可以继续选择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0-26 20:08:34
也可以的,知网上文章可以搜一下看看,有文章不是根据拟合优度来选模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27 09:55:54
虽然R2是衡量拟合优度的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除了R2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解释变量和参数的显著性、模型的合理性和经济解释等。如果第一个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和ρ都显著,那么这个模型可能仍然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此外,R2的大小也可以受到样本大小、数据的特点以及其他模型设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对模型的解释能力和显著性比较满意,可以继续使用第一个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27 11:10:38
当然可以啊。虽然R方是拟合优度指标,越大越好,但是有时候对他的关注度也不高,在模型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模型的拟合程度、预测能力、解释性等,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27 22:46:21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0-28 09:07:02
如果主要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
如果个体数量非常大,参数估计量会非常大,则可考虑选择随机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可以减少参数数量。
如果Hausman检验拒绝原假设,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
考察解释变量是否严重相关于个体效应。如果相关性不强,可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比较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R-squared值。更大的R-squared值表示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检查ρ的显著性。如果ρ不显著,则随机效应模型更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