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669 0
2011-08-30

1,“混乱的时代中追问人生的意义”,我们8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的盛期,而社会中充满了 各种诱惑,免不得让人冲动一下。但是,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什么都要涨的年代。央行一次又一次的加息,地王一次又一次的出手,那遥不可及的房价。人民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值的压力。进口型的通货膨胀及国内的游资炒作,使国内的物价节节升高。美国的次债危机的浪潮还未退去,又一轮新的优债危机马上袭来。然而,我们的工资,社会福利却少得可怜。另外,在这个人人都想考公务员,人人都想进国企的年代, 有多少人的脑袋是清楚的。腐败渗透在机关,国企的个个角落。有的人来去自如,如鱼得水,步步高升。有的人不得志,节节败退。追问人生的意义,开启新的章程。煮酒问谁是英雄,只要是摆正自己的方向,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个自己喜欢,自己驾驭的工作,就成功一半了。

2,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生活是一种修行。不在沉淀中死去,就在沉淀中爆发。丰富的物质生活,空虚的精神世界是这个世界的通病。记得我在英国留学时期,就经常看到英国的少男少女晚上一起去夜店,很狂野,很暴力。英国的福利政策算得上是世界一流的了,英国的年轻人只要不想工作,ZF一定会养着他们,真正的衣食无忧。但是,新一代的英国人没有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很一般。伦敦的大街小巷的地面上都是吐出来的口香糖,很乱很脏。磨练灵魂既是磨练意志和道德。有很多的年轻人不得志,误入歧途,虚度年华,后悔一生。有些年轻人认识自我,量力而行,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的价值,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巅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要学会沉淀,沉淀也是一种修行。

3,工作和学习,想要达到一个学习的境界,是和环境很有关联的。记得我在学生年代,图书馆和教室是个很好的学习场所,这里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太多的欲望,不会浮想联翩。我在英国留学时,一天能够在图书馆带上9个小时。我很喜欢早上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感觉,很静而优雅。也喜欢晚上10点钟独自一人回宿舍的感觉,很充实,很踏实。通过努力,梦想成真。我坚信心想事成是一种永恒的理念,是指引人们成功的动力。没有梦想,怎么去付出,没有方向,怎么去实践。回家过年,见到了一个老朋友,这个男孩从小就喜欢独自一人看书写作。常常一人读上一天的书。然而,这次见面,他对我说,他现在也不能安心读书了,只能通过视频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听别人讲故事。就是这个浮躁的社会让他不能自己。所以,人生要淡定。

4,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会成为现实。工作,学习,生活,谈恋爱都一样。都要去主动追求才能成功。现在想想,自己在这20年的生涯中,主动追求的东西都拿到了。从当年的考上大学,追到心爱的女友,一直到现在,后来我们一起去英国留学,一起去游玩意大利和希腊,到现在的我们一起在北京找到工作。主动追求需要一个永恒的信念,就能心想事成。

5,正确的心态,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端正自己的水平。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盲目攀比,心比天高。人生需要淡定。不在淡定中爆发,就在淡定中永生。

6,人生的规律中有一条是做事有条理,事先有计划,生活中要时时处处有注意身边的变化。记得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我总是提前一个星期把下个星期的学习,游玩,生活的时间都安排好了。当时,要确定去哪游玩的时候,我每次都会提前买好车票。另外,我会记录下来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安排表格。确定每件事我都不会忘记。每去一个地方,我都能留意身边的东西,身边的建筑,有什么意义。或许有这样的兴趣,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只要是走过的路,一次就能记住。有些时候,我女友就会问我怎么能记住走过的路。我告诉她,其实很简单,记住旁边的建筑物就行了。人生需要留心观察。

7, 坚守原则,无事不成方圆。还记得2各月前,我在网上看到李嘉诚又荣获内地及香港首富。当时,他获奖感言时就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的钱,我就拿,不是我的钱,我不要”。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坚持自己对的方面,不要容易被某些事物所诱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由于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有某种隔膜。说不清东西。在这种环境下,一些自律性很差的人容易受到诱惑,容易偏离原则,容易做出坏事。

8,书中讲到“思想深远如哲学家,心术高尚正直比元绿武士,加上小俗吏的才干,再添上土百姓的身体,方能成为实业界之俊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从小家人就告诉我了。希望我有个好身体,只有有了本钱,干什么事情都能来去自如。上大学时,我经常晚上跑步和练健身器械。另外,大学4年和英国的研究生1年,我的作息很有规律。早上7点半之8点之间起床,吃早饭,上课,然后午饭,午休。下午上课。晚上11点之12点会睡觉。每天都是这么规律,以至于有些同学说我是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但是,我自己觉得这种生活作息很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够进一步加强身体的免疫能力。而且,事实证明我的身体很好,几乎不感冒发烧。所以,身体是万物之根本。

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学到过。它源自于共产党的一次大会上。其实,自中国古代就有一句名言:纸上谈兵。就是说人们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我本人是很赞同这一观点的,应为书本上讲的知识是和现实中相差很远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觉得学到了一点本事,就经常夸夸其谈,空谈社会,空谈理想。我上大学时有一个同学,平时学习还行,就经常夸夸其谈。在考研期间,应为是考的本校本院的研究生,这个同学就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不用费劲去复习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平时成绩不突出的同学都考上了研究生,唯独他一人没有考上。再后来,同学们议论中才得知。我这个落榜的同学是应为不想做考研题,他一看题目觉得自己会,就不再想了。结果在考试中很多熟悉的题目一个没写对。这就是不懂实践的恶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