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陀螺仪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光纤陀螺仪市场报告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光纤陀螺仪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0%。
主要驱动因素:
高精度和准确度:光纤陀螺以其在测量角速度方面的卓越精度和准确度而闻名。 这使得它们在需要精确导航和方向信息的应用中至关重要,例如航空航天、国防和自动驾驶车辆。
缺乏移动部件:与机械陀螺仪不同,光纤陀螺仪没有任何移动部件,这增强了其耐用性,减少了维护要求,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这种可靠性是其采用的重要驱动力。
宽工作温度范围:光纤陀螺仪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工作,从极冷到极热的条件。 这种多功能性使它们适用于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应用。
减小尺寸和重量:技术的进步导致光纤陀螺的小型化,从而使设备变得更小、更轻。 这在空间和重量限制是关键因素的应用中尤其重要,例如无人机和其他紧凑型系统。
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包括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起正在推动对高精度导航系统的需求。 光纤陀螺仪在这些应用中提供精确定向和运动传感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阻碍因素:
成本和复杂性:与其他陀螺仪技术相比,光纤陀螺仪的初始成本可能相对较高。 此外,光纤陀螺仪的制造过程可能很复杂,这会增加设备的总体成本。
行业发展机遇:
国防和航空航天应用: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可能仍然是光纤陀螺的重要市场。 军用飞机、导弹和其他平台对高精度导航和制导系统的需求为光纤陀螺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新兴技术和应用:随着新技术和应用的出现,光纤陀螺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先进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可能会有机会,在这些领域,精确的运动传感至关重要。
制造技术的进步:制造技术的持续进步,例如改进的光纤制造方法和组装工艺,可能会导致光纤陀螺仪的生产更具成本效益,从而有可能扩大其市场范围。
与其他传感器技术集成:将光纤陀螺技术与加速计或磁力计等互补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可以打造更强大、更通用的导航系统。 这种集成可以为光纤陀螺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和应用。
全球范围内光纤陀螺仪生产商主要包括Northrop Grumman、KVH Industries、Safran、Honeywell、Kearfott、AVIC、Optolink、iXblue、L3 Harris、Fizoptika CJSC等。2022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55.0%的市场份额。
就产品类型而言,目前单轴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66.9%的份额。
就产品应用而言,目前国防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61.3%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