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突然停顿,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按年率计算仅达到2%,10月核心通货膨胀率仅为0.6%,而失业率则连续一年多维持在9.5%以上。在此背景下,美联储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Ⅱ)。与主要内容为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机构债的QE I不同,QEⅡ主要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暂定规模为6000亿美元。这实际上也是在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与正常时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不同的只是:联储购买的是长期国债而不是短期国债。
美联储推出QEⅡ的主要目的包括:
  ——降低长期利息率 (短期利息率已经几乎为零)。美联储直接购买长期国债,将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并进而影响其他长期利息率。但是,理论上说,国债长期利息率是由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种种预期而不是美联储的政策决定的。由于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美国未来通货膨胀形势,以及美国ZF的偿债能力等因素的考虑,美联储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的政策可能不仅不能推动美国长期国债价格的上升(收益率的下降),反而会导致美国长期国债价格的下降(收益率的上升)。事实上,
美国国债价格在最近有明显下跌,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高于美联储推出QEⅡ之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