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39 9
2011-08-31
    论坛上的争论,大体可以分为挺马派与倒马派,要么把马说得完全正确,要么把马说得完全错误。我比较喜欢用马的辩证观点来看待马——他对了一部分,错了一部分。

    即便是马的死敌庞巴维克,也承认马还是有一点点正确的。所以,要想立论“马经一无是处”是不足取的,只要找出马那一点点正确的地方,就可以让这立论不堪一击。

    反之也是一样,时代在不断进步,后人总是比前人知道的多一些。没有人否认牛顿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是,今天高中生具备的物理知识,也应该比牛顿多一些。

    伟大与正确是两回事,在我看来,伟大只代表他曾经做出的贡献,而明天的人永远会比昨天的人更正确一些。如果在百多年后的今天,还看不出马经的错误之处,这个......我真不知道肿么说好了。借用一段王小波语录吧: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他们渴望变聪明。大多数愚蠢的人都含有假装与弄假成真的成分。

    或者用恩格斯的话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跪着看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31 10:0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1 13:07:02
关于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与利息、利润以及剥削的问题,翻了几本奥派的书,都没有人能够给以正面的回应。

庞巴维克把这个问题拆分为两个:资本应不应该有利息?资本是不是有利息的?
这样的划分在《经济学原理》里面也有,曼昆称前者为规范分析,后者为实证分析。
我们能否从实证分析推导出规范分析,能否从”是“推导出”应该是“,这在哲学上也是一个难题,叫做”休谟难题“,并已经困扰了哲学家们200多年。

所以庞巴维克也只是借用李嘉图的价值悖论(窖藏葡萄酒问题)阐述一下资本产生利息的渊源,而回避掉了应不应该有,需不需要对此做出改变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1 14:45:14
    错了,都是改现派,但在理论根据上不同。
    一派人是想用否定马克思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一派是想肯定马克思来推行自己的主张。
    但我觉得都是无用功,到最后还是利比亚的“打到卡扎菲”更有号召力。“维持”的结果却是最后的暴力。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值得肯定的,是进步的,但也决不是最终形式,不过是现在时代的最高形式。
    肯定这种私有制,也并不需要通过歪曲马克思或否定马克思,说要“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却是最了解这种私有制的。
     但在这里情况不同,面对的不是“私有制”,而是“私有化”,在这样一个对象面前,有那么多的矛盾心态是难免的。如果“私有化”,那么私给谁?最后是不是没有自己的份?如果不私,那还是没自己的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1 17:50:54
在另一位奥派传人黑兹利特的《一课经济学》里面,也有专门一章谈论利润问题:

    平均利润到底能有多少?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用上面所引用的那类数字,即公司的利润平均不足国民收入的6%,或者回答说制造业公司每创造1美元的营业额,自己留下的平均税后利润不到5美分(举例来说,从1971到1975年这五年间,这个数字只有4.6美分)。虽然这些官方数字来自企业数据,是用传统会计方法核算出来的,跟人们对利润的看法相去甚远,但我们并没有一种可靠的估计值,去考虑所有的经济行为,去考虑所有注册企业和没有注册的企业,去考虑景气好与坏的各个年头。不过,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相信,长期而言,要是把所有的损失考虑进去,把已经投下去的资本的最低“无风险”利息考虑进去,把经营自家企业的人所提供劳务折算成“合理”的工资考虑进去,企业很可能毫无净利润可言,甚至是净亏损。创业家们(自行经营企业的人)并非不想赚钱,而是因为他们过于自信乐观,投入到了一些不会成功或无法成功的事业之中。

   这里面谈到了资本的最低无风险利息概念,黑兹利特的态度与庞巴维克相似,仅仅当做一种天然就有的,理所应当的东东。而没有回答应不应该有利息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31 18:15:49
即使在今天的主流经济学教材里面,关于“剥削”问题依旧是含混不清的
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为例,他举出了一个19世纪末的通货紧缩案例:

《欧兹国历险记》与银币自由铸造的争论

    在孩提时代,你也许看过电影〈欧兹国历险记}(中文旧译〈绿野仙踪〉一一译者著),这部电影以1900年写的一本儿童读物为蓝本。电影和书讲述了一个名叫陶利丝的小姑娘的故事,这个小姑娘在远离家乡的一块陌生土地上迷了路。但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个故事实际是对19世纪后期美国货币政策的一种影射。

    从1880年到1896年,美国物价水平下降了23%。由于这个事件是没有预期到的,所以引起了重大的财富再分配。美国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农民成了债务人,而他们的债权人是东部的银行家。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它引起这些债务的真实价值上升,这就以损害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而富了银行。

    根据当时人民党政治家的看法,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法是银币的自由铸造。在这个时期,美国是在金本位制下运行。黄金的数量决定了货币供给,从而也决定了物价水平。银币自由铸造的倡导者想把银如金一样作为货币。如果采用了这个建议,就增加了货币供给,使物价上升,并减少农民债务的真实负担。


    围绕着银币的争论达到自热化,并且成为19世纪90年代政治的中心。人民党的竞选口号是"我们负债累累,只剩下了手中的选票"。银币自由铸造的一位著名倡导者是民主党1896年总统候选人William Jennings Bryan。他被人们记住部分是因为他在民主党提名大会上的一次演 讲,在这次演讲中他说"你们不应该把这顶满是荆棘的皇冠程扣在劳动者头上,你们不应该用金十字架来残害自己的同胞。"从那时以来,很少再有政治家能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包装自己对货币政策的不同观点。但Bryan在竞选中败给了共和党人WilliamMcKinley,从而美国也保持了金本位。

    〈欧兹国历险记〉的作者L.Frank Baum是中西部的一名记者。当他给孩子们写这个故事时,他创造了几个代表当时重大政治斗争中人物的角色。下面是经济史学家HughRockoff在1990年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对这个故事的解释:

陶利丝:传统的美国价值观
小狗托托:禁酒党,又称戒酒主义者
稻草人:农民
铁皮人:产业工人
胆小的狮子:William Jennings Bryan
莫其千人:东部居民
东方坏女巫:Grover Cleveland
西方坏女巫:William McKinley
魔法师:共和党主席MarcusAlonzo Hanna
欧兹国:一盎司黄金的简写
黄砖路:金本位

    在故事的结尾,陶利丝找到了回家的路,但并不是沿着黄砖路。在经历了漫长而危险的旅程之后,她懂得了魔法师不能帮助她或她的朋友们。最终陶利丝发现了她的银拖鞋的魔力。(当〈欧兹国历险记〉这本书1939年被拍成电影时,陶利丝的拖鞋从银的换成了红宝石的。显然,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商更感兴趣于炫耀彩色印片这一新技术,而不是讲述有关19世纪的货币政策的故事。)

    虽然人民党在关于银币自由铸造的争论中失败了,但他们最终得到了货币扩张和他们想要的通货膨胀。1898年探矿者在加拿大育空的克朗代克河附近发现了黄金,从南非金矿运来的黄金也增加了。因此,美国和其他采用金本位的国家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开始上升。在15年内,美国的物价回升到19世纪80年代所达到的水平,农民也能更好地应付他们的债务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