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848 0
2023-11-11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在于阐述“分散”与“集中”这一对矛盾关系,以及如何在“分散”和“集中”中进行选择,以便有效构建合理经济秩序。文章的分析脉络是,先抛出这一核心问题,作者为辅助其论述,又逐步提出了三对矛盾,即“给定”与“变化”、“理论”与“实际”、“科学理论与技术”与“特定时空情况下的知识”,抽丝剥茧、逐层递进地分析,并得出结论:有效合理的经济秩序应该是分散个体通过价格体系来做出经济决策。

文章阐述的观点让我对经济体系的思考再次回归到分散个体上。诚然,随着经济理论、自然知识的不断发展,人们潜意识里总是倾向于相信“理论与科学”,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这一观点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当我开始思考这一观点是否合理时,我重新审视经济理论。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是在给定情况下,做出假设,再通过逻辑推导、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现实经济问题复杂多变,经过这一系列的抽象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最终理论只能部分地解释现实。这一弊端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了集中决策或组织决策的不经济性、低效性。

对于理论的弊端达成共识后,构建有效、合理的经济秩序这一难题只能由分散个体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分散在社会中的知识。决策主体确立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决策主体经济地掌握充分的决策信息呢?文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对价格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个人的视野虽然有限,但通过价格体系和经济体系紧密交织在一起,目之所及皆信息。价格体系是一种交流信息的有效机制,能够帮助不同的个人协调他们各自独立的行动,价格的自由变化也为分散主体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指引。

经过对构建有效、合理的经济秩序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后,文章作者扬弃地肯定了经济理论存在的意义。经济理论虽然在反应经济事实上存在问题,但是经济学家可以通过指标变化,通过逻辑推断来判断背后的影响。作为一名有志于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子,哈耶克对经济理论的反思有着很重要的警醒作用,在从事经济学研究时,不应该忽视存在于数据背后的、经济分散主体的作用与影响,以及价格机制发挥的重要作用。

Hayek这篇文章所传递的思想及其外化出的意识形态,对我接受的教育与经验事实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有一定的冲击。生活在社会主义性质、幅员辽阔的大国,集中决策似乎天然地存在、被推崇,分散个体所掌握的分散知识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通过对Hayek的其他作品的阅读,我也进一步感受到自由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存在的巨大冲突。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考量,这一冲突存在的关键原因在于劳动与资本的分配问题。当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下降时,马克思主义焕发生机;当资本收入份额有所下降时,自由主义风靡世界。

回归到我国发展的问题上,仍需要认识到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的利与弊:分散决策对知识运用有效,但价格体系也并非万能,况且我国发展目标多元,经济发展只是多元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维度;集中决策能有效调动资源配置,但也要承担忽视分散知识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在摸索式精进,在试错中臻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