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W(De Loecker, Jan, Itamar Dvir, and Kristine Van Hoydonck. 2012)的研究论文《Markup and Firm-Level Export Status》主要探讨了企业出口状态与其加成率(markup,即销售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比率)的关系。为了实现研究目的,DLW提出了一套详细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步骤。
在提供的两个Stata代码文件中,`DLW_procedure.do`是用于计算加成率的核心部分。以下是对该代码运行流程的简化解释:
1. **数据准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值等。这通常涉及到设定合理的范围来定义有效的观测值。
2. **成本与价格估计**:利用行业层面的成本信息(如平均单位价值)以及企业的销售总额,估算每个企业的产品边际成本和平均售价。这是通过构建模型并应用OLS回归来实现的。
3. **加成率计算**:根据上述步骤得到的企业平均售价和边际成本,DLW定义了加成率为`(平均售价 - 边际成本) / 平均售价`。这一步骤是核心,直接反映了企业定价策略中超出成本的部分。
4. **出口状态与加成率的关联分析**:最后,根据企业的出口状态(是否出口)和加成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出口状态下的平均加成率差异,探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对其定价策略的影响。
对于演练数据,DLW使用的是从Wind数据库下载的部分行业、企业及产品信息。这些数据通常包括企业的销售总额、成本信息、以及是否为出口企业的标识等关键变量。通过运行`DLW_procedure.do`代码,可以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出各企业的加成率,并进一步分析出口状态对加成率的影响。
请注意,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和模型设定可能需要根据所获取的原始数据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异常值的定义、成本与价格估计中的回归模型假设等都可能因数据特性而异。
由于涉及具体的代码实现细节和技术性步骤,上述解释仅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理解框架。对于深入理解每个具体函数和命令的作用,建议详细阅读DLW提供的原始Stata代码及相关的文档说明。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