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藏经阁
135 0
2022-09-16
义和团在破坏铁路和电线
山东省师大附中 2010 届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第Ⅰ 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 每题 1. 5 分, 共 6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 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 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 但在
《百家姓》 中却排序第一, 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 西周 B. 西汉  C. 唐朝  D. 北宋
2.“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 每一行政
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 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 这些官员
可以 ( )
①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沈括《梦溪笔谈》 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 用柔铁屈盘之, 乃以生铁陷其间, 泥封炼
之, 锻令相入, 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 春秋时期 B. 西汉  C. 南北朝 D. 北宋
4. 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 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 否
“不得复归故土”。 雍正帝也规定: “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 不准回籍。” 康熙帝和雍正帝的
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 )
A. 重农抑商  B. 官府垄断贸易
C. 打压商人  D. 闭关锁国
5.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周朝实行“工商食官” 政策 ②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③宋代出现了夜市、 晓市、 草市 ④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古代商业步入新高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6.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中写道: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
的史实是 ( )
A. 白银普遍流通, 商业资本活跃  B.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 商帮开始兴起  D.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7.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 该局生产
( )
A. 全部投放市场, 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 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 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 部分投放市场
8. 某年, 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 洋务早期, 风气初开; 清朝末年,
天下移风; 民国初年, 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 )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大众传媒的变迁
C. 思想领域的变化  D. 民主政治的发展
10. 随着汽车、 火车、 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 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
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 这反映了 (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C. 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D. 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1.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 表示为保卫国土, “万死不辞”, “纵使片土之剩, 一线之
延, 亦令保全, 不令倭得”。 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 ( )
A. 香港 B. 东北  C. 台湾 D. 南京
12. 有关右图历史事件的评述, 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
A.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山东省师大.pdf
大小:(3.3 M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