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统计学教材对比
新学期专业开了统计学课程。教材的问题大家可能已经知道了,我的教材一本也没订上,统计学教材也不例外。学校订的教材是本院统计系主任郭国锋编定的教材《统计学》,我则在图书馆搞到了一本美国David S·Moore的《统计学的世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今天下午终于带了本统计学教材去北2204上统计课去了。
上了一大节,把自己的小看法粗述一下吧。
在课堂上,我呢,一方面看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教材,耳朵有充盈着老师的讲课内容。但是,我还是被David S·Moore的《统计学的世界》深深的吸引住了。
先说说郭国锋编的《统计学》,这本书是国内教材普通又典型的一本:本来知识系统不健全(书能好到哪里去),却又装成很系统的样子。打开第一页,就开始了密密麻麻廖无生机的文字,开门见山的(与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大相径庭)开始讲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而老师呢,照本宣科,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了统计学内容,与老师的热情相比,同学们的兴致已经灭掉了一大半。
但David S·Moore的《统计学的世界》的书则不然。
1,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有厚重之感,但内容排版非常好,非常容易入境,不会有像郭国锋的《统计学》的文字“黑云压城城欲摧”给人以压抑感
2,案例多,问题多,很善于引导读者思考。而且语言也比较平实,不是那么老学究。
3,这本书并非开门见山就爱那个统计学的理论,而是在用很典型的有警示作用的实例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统计,实例温馨的警示了我们统计容易犯的几个错误。让人很轻松的开始统计学的学习。
4,与郭国锋《统计学》定义、分类占满了书的内容不同,本书很少定义,即使是有定义,提出几个后就举出例子。没有那么多冗杂的无用的“作用、效果”。
5,学的不仅仅是统计学的基本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法。。一开始就打破了人们对统计的认识:统计是一种独立且基本的思考方法,而不是数学,因为统计其实属于文科领域。
6,正文的开始不是统计学知识,而是学习统计学应该把握的思维。第一章的第一小段是“光看不想,看不出所以然”,引导读者在学习之前,辩证的看待统计学数据。本小段的最后一句是:每当有人丢个数字给你,你第一个该问的问题就是:“这个数字是打哪儿来的?”
今天初看了David S·Moore的《统计学的世界》的书,的确很不错。是个统计学入门级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