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498 0
2023-12-02

4797.离子形态化学元素呈现气态的可能性

2023.12.2

想到分子形态的形成可能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和共轭相关,就会想到离子形态化学元素可能呈现气态。

不错,惰性气体元素天生就是气态,因为过于完美,原子形态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它化学元素处于离子形态呢?如果是完全的离子形态,也有可能呈现气态,或者液态。进一步,可以发生聚变反应;退一步,可能发生裂变反应。这可能是相邻元素伴生矿物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部分离子形态超过分子形态的临界点,也有呈现气态和液态的可能性,但是不会发生聚变反应与元素的核裂变。

化学元素刚刚形成时,可能全部是完全的离子形态,很容易伴随重力环境发生连续核聚变,或者核裂变(可能存在一定的临界点)。一旦转化为核外电子形态,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只能发生化合反应,或者继续呈现气态。因为初始核聚变是吸热反应,很容易发生强烈的吸热运动,星球内部的物质形态很可能处于剧烈的变化和运动中。达到相对的稳定态,就会出现层次现象。没有原子向光子的转化,即使核裂变也未必有能量释放。呈现能量释放的核裂变,必定伴随质子和中子向光子的转化。贝塔核裂变还伴随中子向质子的裂变。

中子只能伴随质子形成,质子必定拥有一个偏电荷光子:正物质星球是偏正电荷光子,反物质星球是偏负电荷光子。因此产生相反偏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和排斥现象,有的星球在正物质人类眼中呈现黑洞,有的星球表现为类星体。我们看到的宇宙,宏观上很可能是反物质恒星世界,所谓暗物质是正物质恒星世界(辐射偏负电荷光子和反光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