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405 5
2011-09-15
出口货物的增值税“免抵退”方法理解

    从大学到现在,增值税“免抵退”方法看了N遍了。但是始终是当时懂,随后忘;遇到实际情况,仍然无从下手。

    今年报考CPA税法,再次温习该业务核算方法,理解要比以往深刻。

    最重要的是首先要理解“免抵退”本身的内在含义:

  • 免税——出口货物(规定范围内的)在出口环节免交增值税。
  • 抵税——由于出口货物不缴纳销项,对应的进项应该转出,转出做什么呢?税务任何退税的部分的,首先用于抵消国内销售货物的销项税;不退税的部分(货物征税率和退税率之间的差额部分)转入成本
  • 退税——抵税之后,仍然没有抵完的部分,也就是说,最终当期应纳税余额是负数的时候,表明要退税。但是该额度也未必一定是最终的退税额,因为还涉及到一个退税的限额问题。

    具体处理分为以下步:

1.转出不退的部分(进项转出额):由于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税率和出口货物退税率可能不一致,而出口货物不征收销项税后,对应的进项就必须转出,转出多少?不是全额转出,因为有一部分是要退税的。所以,只需要将不退回的那部分从进项转出进入成本即可,一般的公式如下:出口价*(出口货物征税率-退税率)。

    但是出口货物对应的原材料也未必全部都按上述的税率征收进项税了,即有可能是进料复出口类型下的,无进项税的。如果无进项税,就不涉及到需要出口退税了,所以,如果有免税材料,应该将这部分金额从出口价中扣除出去,公式变为:(出口货物出口价-免税原材料金额)*(出口货物征税税率-退税率)

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在考虑出口业务产生的进项转出因素、期初留抵因素之后,计算当期的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当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额)-期初留抵税额。

    这里的(当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额)其实包含了部分出口退税的金额,为什么要包括在内?“免抵退”法中的,“抵”就体现在这里。这部分出口退税的金额优先抵消国内销售的销项税额了。

    如果当期的应纳税额时负数,是什么意思?表明,最终要退税给纳税人。退税多少?就要进一步处理了。

3.计算退税限额确定退税额

     纳税人当期出口的退税额上限,一般就是按如下公式计算:退税额=出口货物出口价*退税率。但是,如果出口货物本身有部分材料就没有进项就不能考虑退税。所以,如果有免税进项物资,还需要将这部分扣除。公式改为:退税额=(出口货物出口价-免税材料金额)*退税率。

    下一步就可以确定,最终应该退税的金额了——最终应该退税的金额是,第二步金额和第三步退税上限额中的小者,即实际退税金额不能超过上限。

4. 倒挤免抵金额

   免抵金额实际就是退税上限与实际退税金额之间的差额。这个金额的处理,本身,在税务处理上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在会计处理上,是有作用的,使“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和贷方得以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5 19:26:02
谢谢分享了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2 13:37:38
谢谢楼主的热心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2 19:46:25
看来楼主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0 20:01:04

借鉴一下,借鉴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7:01:36
很好,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