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76 1
2006-11-03
11月2日,商务部公布的《2006年前三季度商品市场运行情况及预测》指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091.4亿元,增长13.5%,是1997年以来的9年最快水平。

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在今年前三季度终于见到成效,但消费结构不均衡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困扰着内需的扩大。

商务部认为,随着国家扩大居民消费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四季度消费品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增长13.5%左右,市场供求格局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可控制在2%以内。 

但商务部同时指出,今年以来商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现象,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浪费资源性消费趋势在部分高收入人群中蔓延。最新的统计显示,今年1~9月,千家核心零售企业销售的商品中,销售增速排在前五位的商品类别是汽车、家具、金银珠宝、服装和建筑装潢材料,分别增长29.2%、26.2%、22.3%、18.9%和15.6%。

另一个现状是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奢侈品消费规模已占全球的12%;与此同时,受医疗、教育、养老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仍然处于解决温饱的消费阶段。 

消费不均衡现象导致了“有钱花不了”与“没有钱可花”问题的并存,并在事实上制约了总需求的扩大。据商务部提供的调查显示,占全国人口10%的最高收入群体消费倾向只有0.66,10%的最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高达0.99。 

袁钢明认为,当前部分企业在市场调研或投资分析时,倾向对高收入者的消费领域制订产品计划。他认为这更会扩大现实矛盾,消费市场向高收入者倾斜不能成为一个惯性的模式,这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将造成不良影响。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说:“中国经济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也制约经济今后的长远发展。比较突出的就是目前消费率偏低。这已成为影响中国今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苏宁说:“央行将加强贷款结构的调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落实以消费为主的扩大内需的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4 16:23:00

内需不旺的原因明显在于收入增长过慢 但是一旦工资增加 人力成本上升又会影响以外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 显然如何提高人们的资本增殖能力 以及增加人们福利是重中之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