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12 1
2011-09-06

文章来源:财新网

  【财新网】(见习记者 邢昀)近期,“月饼税”“加名税”引发公众热议,中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有多高?成为人们心头之惑。

  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轻重,ZF和公众的看法截然不同。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研究显示,2009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大致为32.2%,2010年上升至34.5%。而财税部门认为宏观税负水平为25%左右,结果的差异源于数据口径不同。


  虽然对宏观税负水平各执一词,但近年来,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1994年全国税收收入仅4789亿元,1999年后跨越1万亿元大关,2000年后税收收入增幅均值远超GDP的增长率。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达7.3万亿元。


  近十几年来,从税制改革来看,期间减税改革多于增税。比如,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多次提高个税“起征点”等均为减税改革。但同期,税收收入仍以两位数增速增长,除了一些增税改革,根本原因是税收征管不断加强。


  始于1994年的现行财税体制,考虑到征管水平不高,当时设计税制,各税种的税基宽泛且重复、税率偏高,以此保证在较低征管率下,能够筹集到足够的税收收入。比如,为了实现5000亿元的税收目标,在50%的征管率下,就需要一个1万亿元的税基盘子,这就是当初税制设计的“宽打窄用”。


  这种以宽税基、高税率来弥补征管率低下的制度设计,随着“金税工程”、重点税源监控系统等征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严征管”的结果是税收收入高速增长。


  近期,“月饼税”“加名税”实质是在税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征管加强后,名义税基转变为实际税基,税负随之上升。在名义税基宽泛、税率较高的情况下,强化征管即不断推高中国宏观税负水平。


  依据税法严格征税本无可厚非,但在当初“宽打窄用”思路下设计的税制,在征管率上升至80%左右后,应该通过降低税率、设置免征项目等减税措施,将宏观税负控制在适当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6 11:56:57
确实应该加强监管和减税。
税收负担问题其实也可以提上议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