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二元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2000-2021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申请IPC专利分类号
二元创新数据2000-2021年上市公司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数据,双元创新数据借鉴Guan and Liu(2016)、徐露允等(2017)、张庆垒等(2018)的方法,采用IPC专利分类号前4位为基础,选择五年的窗口期。既是当某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在IPC分类号中出现与之前五年窗口期相同的专利分类号,则将该企业当年申请的这些分类号重复出现的专利计数作为利用式创新;如果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数据中未出现之前五年相同的IPC专利类别,则将这些分类号未重复出现的专利计数作为探索式创新。
其中原始数据说明:
Scode[股票代码]-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码
Year[会计年度]-专利申请时间所在的会计年度
Ftyp[公司类型]-申请专利的公司所属的类型,分为上市公司本身、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
Aplctm[申请时间]-专利的申请时间是在上市公司上市前还是上市后
Inva_A[发明申请A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A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由于一个专利可能对应多个专利分类号,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时,将该专利分别归入不同的分类号。例如,某专利的分类号为{B65F1/00(2006.01);A47B77/00(2006.01)},则本库将其分别归入A类和B类分类号,并且以大括号{}表示其属于一个专利,并用逗号与其他分类号分隔开。下同
Inva_Anum[发明申请A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A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B[发明申请B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B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Bnum[发明申请B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B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C[发明申请C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C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Cnum[发明申请C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C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D[发明申请D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D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Dnum[发明申请D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D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E[发明申请E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E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Enum[发明申请E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E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F[发明申请F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F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Fnum[发明申请F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F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G[发明申请G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G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Gnum[发明申请G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G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Inva_H[发明申请H类]-根据《国际专利分类表》对H类发明专利分类号进行的统计
Inva_Hnum[发明申请H类数量]-该公司当年申请的H类发明专利的数量,单位,个
上市公司实用新型申请专利分类号的说明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