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49 4
2006-11-04
由于官能不能买卖的帖子,我想到一个现象:非民营企业的部门,比如说我们国有银行里,官越来越多,一个不到10人的处室,有1位处长,3位副处长,1位科长,看样子还要增加。政府机关,比如,工商所,领导多,那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还有比如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等另外形式的官。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大家说说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4 13:39:00
新进去的人要升职,而原本的人又不可能降职.而会调到更高位置的人,例如说上省局之类的人又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4 18:29:00
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他会有一个自我加强的趋势,直到顶点为止。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由于没有预算的硬约束,人越多所控制的资源就越多,自然各部门就有扩张的趋势,所以,官员就会越来越多,而人越多,就越感到所控制的资源太少,就会像控制更多的资源,进而人会更多,这就是路径依赖。要削弱这一趋势,只有削减政府的权力,这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5 13:27:00

是否与行政体系的等级制度和人事制度相关。行政体系的人事管理制度似乎不存在“开除、解雇”这样的概念,除非犯法;其激励方式以升迁、不得升迁为主。对于工作人员的激励主要来自官位的赋予。如果官位始终不增设,势必影响这种激励的有效性,因为人员在不断增加,减少则主要靠退休的方式来解决。国有企业虽然是企业,但是,其国有的特征,使其管理结构与行政体系类似或一样。

在各个单位里似乎还有另一种激励方式:享受什么待遇。即拿到该职务的工资,但不拥有该职务的权限。大致说明,赋予的奖金激励,必须与特定的职务联系。为什么必然是如此呢?即为什么不直接进行工资奖励,而非要加上特定职务的前提。现学现卖一下,应该是和官位合约的特点,规定收入和规定产权使用相关吧。(昨天在网上和书店都没能找到蓝田斑竹所说的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5 19:38:00

周其仁的一个说法是,民营企业的行为是关于利润的函数,政府机构的行为是关于人数的函数,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导致不同的激励方式,企业,用钱激励就行了,政府一定程度上,只能以官的方式进行,因为里面的行为目的并非以利润为目的,所以,非民营企业里的官会较多。青雪叮当的解释基本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