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74 5
2024-01-19
       又到年底发年终奖的时候了,各种计算年终奖的小技巧发帖层出不穷,想到这个奇葩算法,让我不得不再次对这个计算公式及其背后的缔造者狠狠的喷一次。
       第一次接触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年以前了,那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大堆帖子,讨论什么多发一元到手反而更少的话题,也就是在税率临界点收入出现了跳跃。当时感觉很奇怪,一大群的专家发声,当有人质疑算法时,有的回应“我们采用的是阶梯税率”,有的回应“虽然存在跳跃,也是合理的”。
       阶梯税率会出现跳跃?速度阶梯变化,位移还能瞬间漂移?简直是对智商的侮辱。但你去和大部分会计谈论这个问题,居然有很多人是说不清楚的,让我感到深深的忧虑,还来一句你又不是会计,你不懂,不需要和你讨论。
       下面我们来仔细说说这个事吧,以2012年的个税税率表为例(具体那一年开始的搞不清楚了,先找这个年份吧),当时的税率表(后面部分和普通人无关,略去)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这个按月计算的很好理解,比如每月,2000,1500以内的是1500*3%=45,1500到4500的部分是(2000-1500)*10%=50,合计扣税95,用速算扣除算,2000*10%-105=200-105=95。这个很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年终奖,出了个幺蛾子,某部规定,采用一次性收入除以12对应的税率和扣除数,这么一看也没毛病,后面的某高级培训考试的指导给出了计算公式,比如收入18001,除以12,1500.1,适用1500到4500这一档,(18001*10%-105)=1695.1,乍一看没毛病,但你看到不到18000收入的扣税结果就吃惊了,除以12,不到1500,(17999*3%-0)=539.97,多发2块一下多扣了1000多的税,这2块钱发的。
       有一点数学常识的人肯定会发现这里一定存在什么不合理的地方,阶梯税率不可能产生跳跃结果。只要有这个念头,你仔细一看就是速算扣除数用错了,没有乘12,也就是现在这种用法,完全背离了速算扣除数的定义,根本称不上速算扣除数,而是错算扣除数,这种算法,基本就是分段税率,17999扣3%,18001扣10%,依次类推,误差1/12的扣除数。如果你要把年终奖认为是一个月的收入,又不想扣大家太多的税,是不是应该单独搞一套公式,而不是用错误计算来解决。
       本来到了2017年?具体记不清了,个税改成按年收入计算,这个问题就该寿终正寝了,但随后为了减税又把这个算法抬出来了,原文如下:
      为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现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公告如下:

  一、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公告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三、本公告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

  特此公告。
       个税税率表:
       1.年度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速算扣除数:0
       2.超过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2520
       3.超过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16920
      
       与原来不同的是,原来的税率表是按月的,年终奖除以12采用对应的税率和扣除数,现在税率表已经是按年了,还要把税率表转化为按月,再把年终奖也换算成月,采用对用的税率和扣除数。真是奇葩中的奇葩,就算是为了减税用这么个奇葩公式简直是让人惊掉下吧,而且你来提意见三言两语还反驳不倒,哎,哥我采用的是阶梯税率!

      不由得为某些专家的水平出了一身冷汗,这样的专家能治理好国家吗。前几年孩子办理准生证,办事员是老大姐,主任是二十出头的大帅,大姐拿去签完字回来就骂,现在领导的素质,想都不想,直接签了个2月29日,今年有29日吗,反正不是你的错,也不用管了,就这么地吧。确实,如果要写2月29日,我们是不是会心里咯噔一下,想想今年有没有这个日子,这个大帅年轻有为,从来没想过。
      
      说了这么多骂娘的话,总结一下,年终扣税的问题从数学上说就是速算扣除数用错了,少乘了12,这样,就相当于多扣了11倍扣除数的税,这样基本就是分段税率。36000以下这一档扣除数为0,不会有问题,大胆用,发明0的人确实很伟大。

       最后送个福利,毕竟这个怪胎还要存在好几年,骂归骂,为了多挣几个钱,还要低三下四的为了生存压力省点钱,总结一下小技巧,如果你的年终奖加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不超过72000,那就分两份,平时和年终都不超过36000,相当于都是3%的税率。再多点,如果年终奖加应纳税所得额没超过18万,那就年终发36000,其他发平时。数量再多的就不是老百姓了,也不差这几个钱,多纳税才是美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1-19 23:48:18
阶梯税率在计算年终奖时可能会出现跳跃的情况,主要是 税务部门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一些特定规则。比如,假设年终奖的发放范围是3万元到5万元,税率是20%;超过5万元的部分税率提高到30%。那么,在发放年终奖时, 某一个员工如果年终奖是4.99万元,那应纳税款为4.99万元×20%;而如果他获得4.98万元年终奖,那么应纳税款为4.98万元×20%。这意味着这个员工少拿了100元,但税款减少了1980元,出现 “多发一元反而更少”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29 10:18:50
olympic 发表于 2024-1-19 23:48
阶梯税率在计算年终奖时可能会出现跳跃的情况,主要是 税务部门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一些特定规则。比如, ...
是的,现在说的是这个现象的本质和不合理性,你觉得这种计算方法还能叫阶梯税率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3-26 11:00:26
olympic 发表于 2024-1-19 23:48
阶梯税率在计算年终奖时可能会出现跳跃的情况,主要是 税务部门为了简化计算而设定的一些特定规则。比如, ...
每个月的扣税会出现这种情况吗?不会,这才是真正的阶梯税率,年终奖的问题是税率用平均到每个月的收入,扣除数用全年的收入,这就导致两者不匹配,也就是扣除数多算了11倍,这种算法根本不是阶梯税率,就像玩了一个西瓜5角一斤,皮1角一斤,瓤4角一斤的表面上看上去是的游戏,由于偷换了概念,所以扣除数这种简化算法失效了,导致多发一元收入反而更少的悖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3-26 11:02:19
2024年大家的年终奖算对了吗,这个笑话算法又延续了一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3-26 13:33:41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他解释说,年终奖“盲区”效应的出现是因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制度,当年终奖数额达到一定临界点时,适用的税率就会提高,导致税负增加幅度大于年终奖增加幅度,从而出现多发少得的情况。这个专家的数学,累进税率制度会出现增加1元收入降低的现象吗?税率提高会导致税负增加幅度大于年终奖增加幅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