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断想: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按】每日沉浸于事务中,难免头昏脑胀,打开网页看一下新闻,了解一下小我之外的世界,是彼时最向往的,在衣食住行之外,应该再加一个资讯,这日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资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谁能掌握最多的资讯,谁就能做出最英明的决策。
经济危机后以区域性经济、产业经济振兴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财政政策轰轰烈烈,为似乎要随美国而入冰点期的中国经济准备了足够的柴禾,这些振兴政策为受惊了的人们构建了足够美好的未来,让将要凉下来的热情又徐徐点燃,当然只有柴禾还不够,还需要足够多的火苗,而宽松的信贷政策正是这样的一些火苗,点燃经济发展的熊熊大火。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周期性的,而ZF作为市场外的一方,它的重要经济作用就在于通过“看得见的手”调节经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经济发展高歌猛进时,“泼冷水”,在经济下滑时,加燃料。
【鸡蛋涨价】肉类、蛋类产品是必需品,这些食品是维持国人身体健康必不可缺的,因而这些食物价格的升高,短期内并不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减少。由于前几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在流动性有所泛滥的情形下,人们手中的货币却没有多少的投资空间,因为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国内出口导向型的经济自然也大受影响,投资不成,只能寻找其他的释放渠道,炒作各种产品便是释放手中富余流动性的一大渠道,于是就有了“蒜你狠”、“糖高宗”等时髦流行语,游资们借助一些题材,开始推高实物的货币泡沫,使其名义价格远离其真实价值,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再悄无声息地撤退,转而进军另一种实物的炒作,如此循环往复,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炒作不可乱炒,游资们是有目标的,目标之一就是生活必需品,比如与衣食住行有关的,这类物品有稳定的需求量做支撑,具备炒作的基础,如果游资来炒苹果手机,不用多了,炒高一倍,至一万元一台,在种类繁多的手机市场,人们会转而购买其他品牌手机,没有了足够的需求量,要维持住高价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还在赚点钱撤退,谁来接盘,没有下家,游资们又如何能全身而退呢。
要抑制通胀,让钱乖乖进入银行,稳定物价水平,就要牢牢把控住生活必需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