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是很火的经济学论文选题,常常被看作一种准自然实验用于政策评估。之前就看到了不少有关高铁开通的文献,最近在知网上一搜发现更多了,不少都是在在用双重差分法(DID),只是其被解释变量有所不同,有的是地区经济状况,有的是全要素生产率,还有的是空气质量,亦或者其他。
中国的高铁发展始于1999年开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该线于2003年10月开通运营,但当时运营时速只有160公里,不符合高铁开通初期时速200公里以上的条件。因此,很多人把2008年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看作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地级市开通高铁之后的DID赋值为1,未开通则赋值为0
中国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高速铁路(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数据名称:“高铁开通”地级市
数据范围:300个地级市(包括直辖市)
数据年份:2000-2022年
数据样本:300个城市*23年=6900条
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有来源依据
数据整理:整理多期DID
数据部分展示:
参考闻文献展示;
数据文件包含展示:
参考文献[1]卞元超,吴利华,白俊红.高铁开通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J].金融研究,2019(06):132-149.
[2]邓慧慧,杨露鑫,潘雪婷.高铁开通能否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事实与机制[J].财经研究,2020,46(06):34-48.
数据均是手工整理的,属于自用,大家放心自取,经过了多次比对处理!
数据整理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如有发现,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