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91 0
2024-02-02

五、中医学符合科学的精神

人们假定,植物也是按照人体的运行规律来运行的,同部位的植物对应同部位的人体器官,有治病的作用,从而建立起植物与病的联系。

植物的上下部分对应于人体上下部位,植物的颜色对应五脏的颜色,植物的皮对应人的皮,而植物的果对应人的内脏,植物的重量、气味的浓淡对应从下往上的方向。这种分类,极大地缩小了挑选药物的范围,为大规模中药实践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

经过几千年的挑选实践,形成了大量的“经方”,验证了这种分类的科学性,完全符合人类科学精神的所有条件,并比西医挑选药物的方法来得高效。当然也不排除这种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更多的方法,比如“经方”就是经络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中药组方,民间还存在很多“验方”,经过实验检验得出的中药组方。无论多少“验方”,只会增加中药来源的科学性,否定不了系统引导的科学性,而这正是西医所缺乏的,没有系统的找药方法。

六、中医的治病原理及其思辨

人体液压传动控制系统在多数情况下,不受人的神经系统控制,是人的本能,即不需要人有意识去调控,就自动运转。人的意识能够控制的,仅仅是指挥人体对外的运动。比如小孩走路不稳,不是小孩不想去控制,而是本能的控制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导致的。正是这种内在本能反应,将人体信息自然、准确地传输出来,供人们研究分析,以作出治病方案的。

人们试图用意念去控制,但千百年来仅存在传说,比如气功、飞檐走壁、轻功等等,冥想改变不了人的作为生物体的事实。人们可以有意识去训练,提高这套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但改变不了“膜”材质特性。换句话讲,人体的膜就那么厚,不可能无限制去加压,产生无限的力量,更不可能刀枪不入,抵挡世间万物的侵袭。一切超过人体极限的做法,都会让这套系统奔溃。

人体液压系统推动五脏六腑运行,推动脏器的协调运动才是治病的核心,而协调运动的结果是,人体可以利用的东西顺利达到需要的地方;需要传达的力,顺畅地到达相应的地方,不需要的东西顺利排出体外。所以,进和出的平衡是中医治疗的第一原则。只有进和出的平衡,器官才能够协调运动起来。

针灸与中药都是单独推动与强化特定器官运动的,如果所有的穴位与器官都去强化,相互抵消,是不会收到任何效果的。所以,精准的补与泄,才是中医的精要所在。不能够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下大包围,将失去中医的作用,最后迷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中药与西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药是推动器官运动的概念,而西药是去除、杀灭、抑制的概念,二者尿不到一个壶内。中药发挥作用以后,都能够排泄出去,西药要排泄出去就是一个未知数。

依托人体液压系统,中医一样可以开发出各种仪器、仪表,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虚幻的概念精确起来,让一般人都可以把握,再利用经方去解决问题,中医就真正的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让古老的医术焕发青春。

中药使用计量没法精确。植物的顶尖部位,需要向上争取阳光,其性就是扩散;植物的皮,包裹植物,限制植物向外生长,其性就是收缩;植物的根块,需要抵抗土的压力才能长大,其性就是扩张;植物的根,需要向下吸收养分,其性就是穿透。中药就是利用这些植物的属性,去控制器官运动的,配合才是关键,与多少量关系不大。古人用药量是现在的十倍,也就是,现在用再大的量都没有超过古人,那讲量就没有多少意义。古人对比较轻的中药用容积单位,而对较重的才用重量单位,对比的基础都没有,也就谈不上多与少。用现代物理学的知识,推动一个物体运动,取决于物体的环境,环境阻力大,需要的推力就越大,反之就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阻力没法计算,自然也计算不了用药量。古人的办法是以三天为限,服药三天看效果。如果无效,说明药不对路,换方;有效果但不大,加大计量,如果见效很快,需要减少剂量。不过这也提出了一个另外实践问题,中医师该如何评价,开出去的药对不对路。这个问题间接地揭示了,该如何去提升中医医疗技术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