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29 2
2011-09-09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韩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我们自己的说法。西方国家也有着另一种表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毫无疑问,教师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教师也是人性最为光辉的群体,教师不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其同时还是道德的载体。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日前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加强什么,必定是缺失了什么。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当下,高尚依然闪耀,庸俗和卑污也不可避免地多了起来。从一个很小的细节就可以管中窥豹,大学里管导师不叫导师了,叫老板了。

  送礼成为潜规则也在庸俗化教师行业。据媒体报道,今年的教师节挨着中秋节,家有十岁小孩的钟女士上网发帖请大家给出主意,送给老师什么样的礼物合适,她自己觉得送月饼券有点没创意。网友们的主意很快就来了:提议送购物卡的最多,其次是大闸蟹券;还有人建议送翡翠挂件、茶具等。而我们在淘宝上输入“教师节”,可以找到20多万件商品。当给老师送礼已成为一个社会高度自觉和商机的时候,到了不给红包不踏实的境地,其实就已经不是师德的问题了。小孩子早早就对人情世故甚至利益交换了然于胸和见怪不怪,少了些有棱有角的顽石,多了些溜滑溜滑的鹅卵石。这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

  教育部想拯救师德,一票否决的威力确实有其威慑力。可是,这样的行政考核,是否依然难免掉入走过场的窠臼呢?师德很重要,但师德究竟是什么,却不是一个容易讲清楚的事情。师德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很广,最基本的要求,至少不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暴力和体罚施虐,不能明着暗里让学生意思意思,不能像“范跑跑”那样,危机时刻可以堂而皇之丢下学生还振振有词。这些只是师德的底线。再进一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很伟大,但不能以师德的名义强求,教师不是圣人。

  师德不是要求的,而是赋予的。如果在是一个能够清晰地厘定教师权利和责任的制度下,教师只需完成自己的职业操守,就是最大的师德。师德的彰显,是教育部门充分尊重教师的权利和自由,让教师本身成为具有独立精神、不受“泛行政化”羁绊的现代公民,然后其才可以教授出具有科学、法治、民主等精神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老师恰恰受制于权责的困惑。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对媒体透露,“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制定约100个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如果高校相关专业不能达到标准,将被停止招生。牛奶需要标准,这个能理解,馒头需要标准,这个也就认了,可如果教学质量也有标准,就有点过了。升学率有标准,教学质量是没有标准的,你能说孔子和墨子的学生谁优谁劣吗?教学需要看行政脸色,教师没有尊严,师德如何卓然而立?


  明天就是第27个教师节了,希望我们对教师的尊崇和热爱,不会只是用一个节日来纪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9 16:21:31
挖。最后一段写的好好。觉得很有感觉。其实学的好不好重要还是看个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