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40 7
2024-02-27
作者皮克迪认为,由于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固有现象。他由此预测,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将会继续扩大,建议征收全球性财富税。
事实上不用他说一般人都感受到。雇员的工资升幅能高过老板。就是升幅高于老板,收入的总金额一定远低于老板。
但他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不能像东方的说了算,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历史数据去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差距的趋势是越来越大。
但他的分析是有意向性,而且是有偏差的。
他认为经济是静态的零和游戏;如果一个群体的收入增加,另一个群体就会不可避免地变穷。他把结果的平等性视为最终目的和唯一原因。而以下备选却很少提及—例如,最大化社会总体财富,或是增强经济自由,亦或是寻找最有可能的机会平等,又或按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观点,保证最贫困人群的福利得到最大化。
书里提出了一系列简单的建议:征收15%的资本税(财富总额),把最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提到80%左右,强迫银行提高透明度,提高通货膨胀等等。
毕竟还是西方学者。不会没头没脑。所以他没有提出要实行姥妈主义。
其实他提出的建议在北欧诸国的高福利国家有些已经付诸实行。
费雪方程式:MV = PT是建构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而货币是我们计算财富多少的共同单位。但资产才是背后的价值关键
例如有两个人都拥有一千坪的豪宅 不过一个人的豪宅在上海的南京路,一个在黑龙江的鹤岗。计算他们财富的多少不能用面积,而是用市场公允价值,就是用货币计量大小。
一个社会去年的GDP100万元,今年的GDP150万元,假如剔除通胀后的实质GDP是140元。财富应该多了。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没有再去仔细分析所得分配的情况。他是站在迷阵边缘徘徊往内望,还没有踏进迷阵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2-29 10:17:44
皮耶罗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研究了最近100年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收益率,发现了无论资本主义的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快或者有多快,资本收益率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他没有指出背后的原因,但是根据我对当代经济学的研究,这个东西的背后,就是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作用,也就是投资需要六年才能收回,换算成资本收益率就是16.7%,资本收益率就是16.7%,但是这个资本收益率,只能代表你收回你的投资,不代表你的企业今后100年,资本收益率都是这个16.7%,因为你的投资时代,成本是较低的,所以你当年的投资,在几十年之后,是根本就不可能再现的,比如说30年之后,你想投资一个一模一样的工厂,然后想着6年收回投资,那就是作梦了,所以这个时候,你的企业的资本还是那么多,但是资本收益率就下降了。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淘汰一部分产能,去更新新的设备,才能跟上当前的资本利润率16.7%,所以我们国家就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产能利用率只有75%,这样用16.7%×75%=12.5%,也就是美国也好,中国也好,大体上的资本收益率就是12.5%。最后再说说这个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怎么来的,就是工业项目的建设周期是三年,用3×2=6,静态投资回收期就是6年了,那么你说,我们深圳的速度,全国第一,工业项目建设周期少于三年,那么你深圳的发展就比我们发展快,但是就算你深圳发展的再快,中国速度也快不了,因为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是个工业的内部增长率,你深圳快了,我们东北必然就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1 10:09:49
一个社会去年的GDP100万元,今年的GDP150万元,假如剔除通胀后的实质GDP是140万元。财富应该多了。假如没有增加发钞,财富怎样会多了?首先增加了的40万元是因为生产的商品与服务多了,如果没有增加货币,是交易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增加了,货币量并没有增加,例如A拿100元跟B购买衣服,B又拿100元跟C购买食物。交易量增加一次,货币流通金额变成200元,总货币量依然100元。但消费额是100+100=200元了。如果B不消费,这样消费额依然是100元。如果存起来不用,这100元就没有流通,GDP依然是100元,如果B拿这100投资去生产,就变成投资,如果借给别人是投资或者消费,这样GDP就变成200元,如果资本家不投资,工人只能自雇生产。如果资本家破产倒闭,工人就失业,这意味消费者群的数目减少,或者消费了降低。所以没有资本,经济无法做大,这是故意不谈,而是资本主义的最大好处,利用市场机制去决定生产什么,以及如何生产,生产效率差和商品质量差成本高的生产商只能退出生产,避免浪费资源。资本论谈的主题只是所得如何分配。
谁能掌握和拥有控制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权力。就有决定分配的权力。西方民主制度下的资本家有优势,但风险也大,但ZF是不能参加的。作者皮克迪其实也知道,资本主义虽然有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但资本家不会杀鸡取卵,法律也不可能全偏一方,因为和利益群体也有议员在议会作为代表去协商讨论。所以怎样分析贫富差距,是作者故意忽略的地方,他只是指出记住无论什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最后的受益人都是自然人。
他利用历史数据比较工资层级中前10%和前1%人群的收入比重的变化
他进一步的分析,将收入层级前10%的人群分解成三组:最富有的1%。紧接着的4%和底部的5%。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上升,基本可归因于前1%人群。
爱德华·沃尔夫和阿吉特·撒迦利亚指出的那样,前1%人群总是包含了若干不同的社会群体,一部分拥有很高的资本收入,另一部分拥有很高的劳动收入(管理高层),而且后者不能代替前者。
作者没有做分析第一是:
在初次分配中,市场决定了不同生产要素的报酬,即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究竟这些法人和非法人的机构怎样瓜分所得分配。私有制下ZF基本没有所得的利润,它只是从各种所得按法规去抽取税收等。公有制下人民只会有工资所得。
第二是:
最后靠这些机构获得所得分配的自然人是什么身份,凭什么拿到所得。
第三是:
美国这1%以及10%的高所得群,他主要是靠哪个要素取到所得,美国肯定不会靠租金。因为他们的经济主要是靠高科技和金融服务。例如巴菲特自己不做实业,只做开公司做投资资产服务
第四是全球化:
美国的企业很多是全球化,他的客户群遍布全球,所以他的高所得群是赚全球人的钱,例如波音,苹果,
第五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可以作为参考贫富差距的指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16:36:30
1、《21世纪资本论》唯一的原创价值是:第一次有主流经济学大师,正面研究收入分配了,正面质疑收入分配会导致经济危机了。

2、对我本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西方经济学把生产可能性边界画好后,就生生停下了劳动-资本收入比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这一停,居然有整整一百多年。亏他们敢大言不惭的说“马克思的经济模型被驳倒了”,而且还是被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实证给双重驳倒的。

3、论政策建议,这本书实在乏善可陈,当不起《资本论》之名。所有的建议,包括国际托宾税,国际资产利得税没有一个是原创的,也没有一个是行得通的。更没有说清:到底那个社会阶层、哪群社会精英会牺牲自己去推动被国际大资本所牢牢统治的世界,去完成这些可怜的小转型。——不知道我这个看法对不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17:35:20
uandi 发表于 2024-3-1 10:09
一个社会去年的GDP100万元,今年的GDP150万元,假如剔除通胀后的实质GDP是140万元。财富应该多了。假如没有 ...
存量货币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增量货币却未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反而可能导致货币膨胀。这个问题早在特区方案之前就已经研究过。特区实践当然也有解决方法,那就是本币不够就用外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3-5 17:38:26
用外币等于挂靠别人央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