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民营企业是宁波经济的主体,也是宁波发展的特色,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起着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已成为外向经济和块状经济的主力军,成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同样,在海洋经济发展大潮中,宁波离不开央企、外企的推动,更离不开本土民营企业的重要推动作用。据了解,目前宁波全市民营企业近12万家,如何发挥民营企业在海洋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这将是决定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质量、规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一、近年来宁波民营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建设的主要做法
纵观宁波发展海洋经济历程,民营企业从早期参与海洋渔业和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期成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在海洋经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做法。
一是依托开发区平台,发展现代海洋产业集群。主要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等为平台,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产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等,建成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如鄞州滨海创业中心,聚集着浙江洋普重机有限公司、宁波得利时泵业有限公司、波威钢构有限公司等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等。又如梅山保税港区,进驻保税港区的大项目中有许多是民营企业主导的国际贸易、投资公司、大宗矿产品、房地产开发等项目。而在宁波保税港区,落户的3200多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80%左右。
二是立足资本优势,投资海洋经济基础设施。这包括两种模式,即参股投资和自主投资。参股投资,就是民营资本通过股份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负责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宁波市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就是由宁波市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出资组建,注册资本为49.35亿元,其中国有资本占78%,民营资本占22%,开启了在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民营资本参股投资的先河。自主投资,就是民营企业通过独资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大榭岛开发建设中,民营企业永信港埠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个多亿元建设万吨级货运码头,兴发港埠有限公司同样是民营独资的万吨级杂货码头经营管理者。
三是依托港口优势,投资国内和国际航运业。深水港口是宁波最大的优势,民营企业依托港口通天下优势,积极投资国内、国际航运业,目前已成为“三位一体”港航体系的重要力量。目前宁波共有航运企业132家,其中民营航运企业超过120家。宁波民营航运企业起初主要从事国内航线运输,近年来民营航运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航线市场竞争,尤其是2008年国家金融危机以后,许多民营航运企业纷纷挤进国际市场,如2009年8月天盛海运一艘9.8万吨的大型散货轮“天盛15”靠泊乌克兰尤日内港,这是宁波民营航运企业参与的首条国际远洋航线。目前参与国际远洋航线的宁波民营航运企业有天盛海运、银星海运、宁波商轮、丰华船务等5家。此外,宁波龙盛航运公司、太平洋海运公司也已获得交通运输部国际运输业务经营资质。
四是利用传统修造船优势,投资现代船舶制造。宁波渔业资源丰富,渔船修造历史悠久,许多传统小渔船修造厂,借力国际船舶市场,纷纷“抢滩”造船行业,形成民营企业争相投资现代船舶制造热潮。如宁波恒富船业集团,这家民营造船企业从敲敲打打修小船开始,逐渐修到内贸船和远洋轮,再从修船转向制造10万吨级巨轮转变,集团已拥有25亿资产,有大小船坞五座(其中10万吨级船坞3座,5万吨级船坞1座,2万吨级船坞1座),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综合厂房和先进造船设备、设施。目前宁波有造船企业和渔船修造企业65家,船用配套企业50余家,造船能力达250万载重吨,其中,建造万吨以上船舶的企业有20家,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五是传承传统渔业养殖,投资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养殖是宁波传统优势,一些企业据此投资水产品精深加工,促成现代海洋水产加工业。目前宁波拥有民营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有36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多万吨,已经形成了冷冻鱼类、烤鳗等10多个系列200多个产品体系,形成一批以南方水产、飞日水产、三英水产、旭文水产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其中,飞日水产是中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鱼糜与鲅鱼片段两大系列主导产品,年出口量近万吨;南方水产在低值鱼深加工方面成果突出,其生产的鱼糜制品畅销海外;三英水产生产的鲣鱼花片及粉、宗田花片及粉、鲣鱼细花等料理调味品,其产品销量占日本料理调味品市场份额的70%等。
二、目前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面临的五大问题
随着民营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加大,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困难,其中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
一是建设用海审批复杂,民营企业用海难。民营企业进军海洋经济,要在海岛、海岸、海湾和海域用海,首要解决的难关就是用海问题。用海用地涉及海洋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等,审批手续相当复杂,非一般民营企业自身之力所能解决。此外,海域使用权在海域建筑工程建设、融资但保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限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建设。
二是临海建设用地紧缺,民营企业用地难。民营企业在临海区域投身海洋经济,需要解决落地问题。而近年来临海各类开发区和乡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低,许多区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土地进入和退出机制,土地紧缺已成为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的重要瓶颈。
三是市场准入门槛高,部分产业缺乏竞争。虽然宁波有部分民营企业参与了码头、桥梁等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总体而言,民营企业难以进入滨海旅游、海岛开发、港口码头经营、海域航空、海床开发等行业。究其原因,这些行业属于垄断性资源,地方ZF通常采取垄断经营,如许多滨海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均由国有独资企业经营管理,造成民营企业难以挤入行业参与竞争。
四是海洋科技薄弱,企业发展缺乏智力支撑。民营企业投身现代海洋经济,要以海洋科技项目为支撑。然而,目前宁波海洋科技投入仍显不足,拥有的海洋科研院所少、海洋科研成果少、涉海专利技术少、海洋科技人才十分紧缺,与青岛、大连、深圳、厦门等计划单列城市相比差距很大,缺乏海洋科技项目支撑已成为许多民营企业拒之海洋经济门外的重要因素。
五是涉海洋公共服务少,企业缺乏平台支撑。由于海洋经济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涉海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融资担保机构为涉海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能力不足,难以促成中小民营企业千帆万马进军海洋经济的资金需要;海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缺乏,海洋科技交易市场、涉海中介组织、涉海检测机构等尚未建立健全;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涉海企业少,海洋高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尚未建立等。
三、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建设的五点建议
民营企业投身现代海洋经济,关键在于ZF要建立健全海洋开发管理体制,使民营企业更好地开发海洋科技,投资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出台民营企业投资海洋经济政策。政策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打破ZF垄断经营,准许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军海洋经济各个竞争领域,准许民营企业从事海水、海空、海床经营活动;创新民营企业建设用海、建设用地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用海用地办理效率,为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提供科学、高效、周到服务;建立各类开发区和乡镇建设用地的严格退出机制,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土地要素保障;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海洋经济的财政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等。
第二,建立健全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针对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缺乏科技项目的实际,应创新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创业创新基地,将相关服务延伸到涉海民营企业。如近期可筹办“宁波市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实体建设,将民营企业与海洋科研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民营企业与海洋科技项目、海洋科技人才之间搭起桥梁纽带,促进三者间的互动交流,为民营企业投身海洋经济提供有序、高效的公共科技服务。
第三,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ZF买单免费模式,开展中小涉海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培训,举办涉海民营企业短期培训班和企业领导高级本论文来源于硕士论文!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医学硕士论文工商管理(EMBA)培训班等。加快海洋高层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增加高等院校、高职和中职学校涉海专业,如船舶制造、海洋生物、国际海员等,扩大招生规模,并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合作。制定引进海洋高技术人才的政策,使宁波成为海洋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第四,建立和完善涉海民营企业融资平台。建立涉海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出台海洋经济发展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实施细则,搭建涉海民营企业新的融资担保平台,促进现有信用担保机构增强对涉海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推进涉海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民间融资,支持涉海民营企业上市;出台规范民间融资政策,促进涉海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民间充裕资金进行融资;创新大中型海洋经济项目的投资和融资模式,通过贷款担保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中小型民营企业参股经营。
第五,完善涉海开发区或产业基地的配套功能。通过完善各类涉海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的配套功能,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开发,促成现代海洋产业的抱团集群经济。尤其是对正在开发之中的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如杭州湾新区、鄞州滨海创业中心、北仑滨海新城、奉化阳光海岸等,通过加快完善贸易、居住、商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海洋产业链的开发行列,促成海洋科技链、供应链、贸易链、服务链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