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简介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破解当前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途径。近年来,虽然中国的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但部分地区的工业“三废”、碳排放等仍在持续攀升,环境污染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为推动推动绿色发展,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并提高绿色创新效率,中国ZF陆续实施了市场激励型、投资型以及ZF命令型等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田红彬 等,2020)。
随着环境规制政策的推行,其如何释放制度红利,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受到学者广泛的关注。李青原和肖泽华(2020)、肖仁桥等(2022)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不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具有“先抑后扬”的U形影响,绝大多数省份环境规制水平尚未跨过拐点,其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形关系;命令型环境规制则分别与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呈倒U形和U形关系。相关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等顶刊上。
数据来源
环境规制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ZF工作报告、范洪敏和穆怀中(2017)计算;绿色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
时间跨度
2000-2021年
数据范围
全国各省市
参考文献
[1]田红彬,郝雯雯.FDI、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效率[J].中国软科学,2020(08):174-183.
[2]李青原,肖泽华.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创新激励——来自上市企业绿色专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0,55(09):192-208.
[3]肖仁桥,陈小婷,钱丽.异质环境规制、ZF支持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J].财贸研究,2022,33(09):79-93.
[4]张建鹏,陈诗一.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与经济绿色转型[J].财经研究,2021,47(11):78-93
[5]范洪敏,穆怀中.环境规制对城镇二元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02):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