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16 5
2011-09-16
除了:1、1965年9月17日,中科院的科学家成功地氧化被还原的肽链,并得到1%~2%的人工胰岛素;
                 2、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之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现在还没有发明一种原创药! 现在所有中国生产的西药都是仿制药!!(尽管有的厂家宣称某种药是原创药,但都在国际都得不到认可,除了上面的二种以外)
             悲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6 14:30:35
中国应该在各行业的科研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15:44:53
发明出来才有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16:43:36
没有原创药,可是经过前药监局长审批的“新药”可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17:25:47
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大幅改进了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减低维生素C的生产成本。此法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2-keto-gulonicacid),最后异化成为维生素C。这项专利的国际使用权于1985年出售给瑞士罗氏公司,是当时中国对外技术转让中最大的项目。罗氏得到了专利但是并不使用,仍然沿用旧有的Reichstein的一步发酵法。它的目的是要防止其它外国公司使用新法与其竞争。这项专利在中国的国内使用权并没有卖断给罗氏公司,到了1990初期中国国内成立了26家药厂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 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6 17:33:24
真实世界 发表于 2011-9-16 17:25
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大幅改进了Reichstein的 ...
这只是生产工艺的改进,并非原创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