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了一盘很臭的棋,原来的设想是,低估人民币的汇率,以此来保证中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二十年前,中国在入关谈判的时候,就反反复复考虑这个问题,害怕中国的工业在外商面前,不堪一击,虽然入关给各国一个幼稚工业保护期,但是时间是有限的,中国长期的积弱,无法挑战这个时间。但是关贸也有一个很宽松的条件,就是保留了各国控制汇率的权利,各国可以通过汇率的设计,保持价格上的优势,但是这个后果大家也是知道的,因为人民币低估,使中国的大多数的产品获得对美的价格优势,相对的使美国大多数商品丧失对中国的价格优势,因此中国对美贸易大量顺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美的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大,理论上说,应适时调整汇率,不断升值,使外贸接近于平衡,但是中国害怕影响企业竞争力,所以顽固的坚持人民币不升值,少升值。事实上中国走的是牺牲效率,追求市场占有率的这么一条路,由于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中美贸易中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在起作用,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一种假象,所谓的中国的比较优势,很多是假的,是被我们现行的汇率制度掩盖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伤害了美国的经济,这种伤害对双方都存在,中国大量的财富留在了美国,美国的一些工业,其中包括一些优势工业,被中国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