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台大医院从「上帝」变祸首
· /撰文/林莹秋
一位资深外科医师的沉痛告白:三大致命失误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9764&page=1
台大医院会有这么大的失误,是国内器官捐赠风气不普及,在器官来源缺乏的情况下,各家医院「志在必得」,急着赶在时间内使用这得来不易的器官,所以忽略最基本的标准作业程序,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编按:A医师现在是某公立医院外科医师。医学系毕业后,有十多年临床执刀经验,也曾任职于卫生署。他以一位外科医师的立场,分析这次HIV(人类免疫不全病毒)感染器官移植,造成四位病人抱憾终生、一堆医护人员恐慌的事件,看台大、成大在器官移植程序上到底出了什么大问题?
台大医院是全国器官移植经验最丰富的医学中心,有最多移植专业人才,也有最多医疗资源,而且才刚得到国际医疗评鉴奖(JCI),又是国家质量奖得主,更是医院评鉴「特优」,现任院长陈明丰也以「管理」见长,照理说,不该发生这样的事!
不过,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虽然我不是当事人,但从公开信息中,我想提出几个我看到的问题。
失误一:不看报告/抢器官、抢时间 忽略基本功
第一, 器官来源少,为了「抢器官」、抢时间而没看检验报告。
坠楼身亡的死者,母亲是虔诚的慈济志工,而慈济是国内推动大体捐赠最力的宗教团体,她无私地把儿子的大体捐出来,交给最有器官移植经验的台大,却没想到因为台大的重大疏失,引发后面一连串难以收拾的后果,美事变憾事。
我认为,台大会有这么大的失误,是国内器官捐赠风气不普及,在器官来源缺乏的情况下,各家医院「志在必得」,急着赶在时间内使用这得来不易的器官,所以忽略最基本的标准作业程序,造成不可弥补的过失。台大也因此「呷紧弄破碗」,创下了「世界级」的医疗疏失纪录。
新竹市的南门医院只是劝募医院,没有能力作移植手术,因此,有关移植的所有检验,都由接手的台大医院直接负责,诚如南门医院所说,他们只是「出借场所」而已。但死者并不是南门医院的病人,南门医院也不知道他有HIV,因为病人控制得不错,没有发病,家属也不知道他有HIV,而通知台大说要捐赠器官。
至于台大接手后,在一连串的传染病检验项目中,除了A肝、B肝、C肝、梅毒……,也包括HIV,而且HIV检验报告结果还是「阳性」,却因台大声称的「听误」酿成大祸。真的只是这样吗?
以我个人经验,外科医师进手术房动刀以前,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看报告」,看清楚所有数据,「三读五对」,一再确认。所以台大拿到肝、肺、肾脏,成大拿到心脏后,负责移植手术的医师,或许为了抢时间,也或许没有这样的好习惯,动刀前肯定都「没看报告」。
而且不只一位没看,是每一位都没看。不然过程中只要有任何一位动刀医师看了检验报告,不可能分不出HIV「阳性」和「阴性」的差别,知道是「阳性」后,肯定会肾上腺素急速分泌,惊吓得跳起来急忙通报大家喊停,而不是两天后才发现有问题。所以许多人说这些医师没有疏失,在我看来,可能有待商榷。
但为什么这些医师可以不看报告?
在上帝宣判某个人死刑后,只有移植外科医师有本事「起死回生」,换掉坏掉的、接上他人捐赠的器官,而让人继续活下来,他们是名医扁鹊再世,扮演了「类上帝」的角色,这是何等神圣、伟大!再加上通常移植外科医师都比较年轻,也相当自信,所以就很容易「省略」基本动作,急着展现他们的「神乎其技」,为自己的医学成就更上一层楼。
失误二:「近亲繁衍」/圈子小 容易互相掩护、犯错
这样的结果虽然让人遗憾,但却看到现在台湾医学教育的缺失。包括对基础问题的重视,还有医师工作量太大,以致忽略许多必要的动作,才导致今天这种危机。
而且我高度怀疑台大检验师也没认真看报告,甚至因为信息系统的关系,可能根本没看报告。如果有看,也具备专业判读能力,发现特殊病毒是「阳性」、危险值,在电话通报时一定不会用「平常讲话的语气」,可能高八度,可能很紧张,也可能会特别加重音强调一下,总之是一种「不寻常」的口气才对。
很多医院报告出炉后,如果是危险值,会先传简讯给医师,再电话通报一次,除非台大没有类似的系统,否则要「听误」真的很难。
第二,移植外科是「师徒制」,圈子小,彼此熟悉,也容易集体犯错。
台湾器官移植这个圈子很小,专家也很少,分布在台大、荣总、三总、长庚、慈济等大型医学中心,经验最多的是台大,使台大成为国内器官移植重镇。负责器官移植整合的人,不论是器官捐赠中心、台湾移植医学学会,或各医院的移植小组及主刀医师,差不多就是同一群人。
这些人大多系出同源,至少彼此熟悉,加上老师带学生,一串串都是自己人,「近亲繁衍」的结果,容易一起犯同样的错,互相掩护。而且在器官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大部分医学中心都会先嘉惠自己的病人,「登录」变成只是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