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37090 37
2011-09-18
急求高手,能否介绍如何使用vensim软件中的表函数特别是X、Y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是如何确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6 14:07:51
1.点击图标“Y=X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4:38:17
比如探讨“人口密度density对环境承载力K的影响”,不知道具体函数关系,但知道以density与k为二维坐标系的若干散点数据(density,k)。K定义为从0到1的数,0表示完全崩溃的环境,1表示完美质量的环境。
1.点击“Y=x2”,点击变量,就会弹出“Editing equation for ”,将“type”改为“Auxiliary”,"normal"改为“with lookup”。“with lookup”中输入自变量的表达式,如:某模型中自变量是人口密度,就可输入“population/area”。点击“AS Graph”。
2.在弹出的“Graph lookup”对话框中,有两种数据输入方式。一种是粗略的曲线输入方式,一种是精确的数值输入方式。一般以后一种更为常用。在“Input”中,输入各散点的“density”数值(统计数据,你应该事先就搜集了);在“Output”中,输入散点对应的因变量“k”的数值(统计数据,你应该事先就搜集了)
,如(0,1),(10,1),(100,1),(150,0.95),(200,0.9),(250,0.85),(300,0.8),(350,0.7),(400,0.6),(500,0.5),(600,0.3),(650,0.2)(700,0.2),(800,0.2),(900,0.1),(1000,0.1)。左边给出了十个散点的坐标,如果你输入的散点不止十个,那可以在“new”中继续输入,系统会自动添加。等你输入完毕,两个变量之间的曲线就自动绘制出来了,显示在坐标系中。散点之间以直线相连。
3.如果仿真中得到的density不等于任何一个散点的自变量的值,那么系统会用相邻两个散点进行线性插值,上面已经说过,散点之间的变化假定为直线关系。
4.X-min、X-max,可以为inpu中散点density的最小值(也可以输入比最小值更小的数)和最大值(也可以输入比最大值更大的一个数),这样显示出来的关系曲线就不会顶满整个坐标系(即使占满整个坐标区间也无妨,只是美观程度稍差一点,不妨碍计算)。同理Y-min、Y-max,输入output“K”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要求同X)。
5.请认真考虑自变量density的值,函数模拟所有可能产生的density都必须位于你所列的散点的区间之内,否则仿真会报错,因为如此density该对应k的何值呢?所有散点及其线性插值都未能给出啊!是不是?
6.输入完毕,点击“ok”。回到上一个对话框的界面,再点击“OK”、“close”。完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7 20:46:52
guofengkai 发表于 2011-10-6 14:38
比如探讨“人口密度density对环境承载力K的影响”,不知道具体函数关系,但知道以density与k为二维坐标系的 ...
非常感谢啊。
但是有个问题就是,预测的值是事先不知道的,那要如何设置呢?比如已经知道2005-2010的实际值,但是要预测的2011-2015年的要如何设置呢?难道要以另外的方法做出预测值再输入Tab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11:01:38
回复“蓝烛紫泪”:
1.您10-7日问的这个问题,不是表函数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表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统计数据(历史和现实的已发生的数据),而不是预测数据;如果没有统计数据,你可以根据定性资料大体估测,只要基本规律正确就可以了,不需要十分精确的数值。表函数本来就不特别强求明显的函数形式和准确的变量值。而且表函数中,横坐标不一定是时间!比如density和k的表函数,自变量是density,它不是时间序列。
2.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但那是预测长期趋势,而不是精确预测变量将来的精确数值。为什么?因为模型中很多外生变量都是粗略估计的,只是因为它们的灵敏度不太高(这些参数即使在一个较大区间内取值,也不会对关键状态变量的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可以加入模型,但是它们加入后毕毕竟对模型状态变量的预测值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趋势不变但数值不是非常准确的)。另外,就是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能很多都是近似估计的。
3.参数估计不是系统动力学的强项,系统动力学实行拿来主义:整合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结构方程、生物数学模型、工程数学模型的系统辨识等科目参数估计和函数模拟的方法。系统动力学的强项是研究由于复杂反馈环和延迟环节造成的系统的序时演化,适合发现演化中的关键影响结构和演化规律。
4.你需要先建立充满变量反馈环的流图仿真模型,然后输入变量的函数关系及参数、状态变量的初值,就可以推演以后各期的变量、参数预测值了啊!已经知道2005-2010的实际值,你可以大体绘制出时间序列曲线,并采用其他方法估计出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和赋予状态变量初始值,而2011-2015年的预测值数据可以通过仿真模型运行得到的啊!预测数据再和历史数据比对,这就是现实性检测!点击vensim 菜单的modeling,选择setting,进入后innitial time 和final time就可以分别输入2005、20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0 10:41:32
guofengkai 发表于 2011-10-9 11:01
回复“蓝烛紫泪”:
1.您10-7日问的这个问题,不是表函数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表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 ...
明白了,谢谢您的讲解,受益匪浅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