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86 0
2024-06-13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7月召开的三中全会是我国经济领域今年最重要的会议。三中全会前夕,国家领导人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考察主题涉及到科技、经济、民生、生态、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同时各个领域座谈会也在逐步推进,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5月23日习近平与国内企业代表和专家座谈,总书记提出:“我们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量化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历次改革决议中的关键词频,根据量化结果显示,排名前十五的关键词分别为农村、农民、教育、技术、民主、统一、创新、行政、开放、科技、投资、金融、土地、科学和财政。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前,农业体制改革举足轻重,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改革中重要一环,其中涉及到的价格体系发展,国企改革、城镇化等都是在过去经济建设中的重心,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改革政策。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科技体制改革逐渐成为重点,金融改革业逐渐蓄势待发,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科技领域“创新”的比重开始高于“技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高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开始逐渐成为重点,包括涉及央地关系的财税体制,生态环境体制重建,部队体制改革等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回顾我国三中全会改革框架演变,十四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改革、个人分配和社保体系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法律制度改革为主要方向的改革框架体系。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开始。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明确了关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大改革方向。政治体制改革中“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是过去10年我国机构设置改革中的重要手笔。

  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进去改革深水区,中央深改委一共召开31次会议,出台文件244份,我们看到除了行政体制改革大类,排在靠前的三位分别是科技创新改革、生态文明改革以及金融改革。本次三中全会重点关注: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新型举国体制改革、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化体制等方面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和新型举国体制改革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此部分国家提出耐心资本,我们也看到近期半导体大基金三期已经步入正轨,同时也需要关注总书记提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部分,关注民营企业改革,我们看到2024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被列入立法工作计划,近期最高法也表示:“不能让任何一个企业仅因涉案而垮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仍然值得关注,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统一市场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打破区域壁垒的关键政策,统一大市场建设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对外开放是此次会议关注重点,本次经济方针的制定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本次是我国经历三年疫情之后,全球都在关注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叠加今年又是海外大选年,拜登近期通过调整中国关键制造业商品关税以赢得更多选票,墨西哥、越南、印度、英国、欧盟议会今年都处在选举期,开放政策的调整和新一轮外交秩序的建立也是影响中国产业布局的关键,对外开放领域关注自贸区政策的推进。城镇化政策关注双向流动布局,而不仅仅只是过去的农民工市民化,财税领域关注点主要是央地政府资源的平衡。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