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1983年被美国总统里根任命为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将竞争战略理论引入国家层面的竞争力研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讨论。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部曲。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上,他位居第一。
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与替代行业的竞争,供应方与客户的讨价还价以及潜在竞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在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指引下,企业几乎都采取了价格战、功能战、广告战、促销战、服务战、品类战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此来打败竞争对手。然而,良好的愿望并未转换成美好的现实,过度的打击对手并未使自己变得更好,而是所在领域的企业家族们面临普通低利润或者亏损的局面,大家都陷入了价格战、功能战、广告战、促销战、服务战、品类战的困境,大家越是想打败竞争对手,大家越是变得更差,最后出现双败、多败的格局。如果用形象的比喻,竞争战略是一场“血”的战斗。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