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现在变成哲学讨论了.
经济学里面,我好像没有接触过完全理性的事例, 他所指的理性,影响是在局限行为内选择而达到最优收益.
但是这个最优收益又和人的偏向,兴趣,个人行为,这些都有密切关系,可能这个选择对于某人是最优,但是假如另外一个人看来却是一个非理性决定.这又怎么解释呢.
还有就是关系到就是不完全信息的问题.
目的理性我没有听到过~ 不知道是什么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所谓理性,笔者的看法应该是有两层意思了,在世界观方面来说,理性就意味着科学,也就是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行为,这应该说大家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有网友说“目的理性”,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结论的科学性啊!我们说的理性应该还是方法论的问题,很多网友说,特别是在经济学方面,有网友说好象还没有完全理性的事例,这里,我的看法还是认为是一个做学问的问题,做学问其实就是一个做判断的过程。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我们这里从自然科学说起,要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建树,首先应该是自己这一门学科相关的知识要掌握,掌握了;当然,作为自然科学,在掌握的时候就是我们学理科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我们掌握以后,由于自然界的很多方面都是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如果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在掌握了这些科学的结论以后,显然没有必要在去重复书上的大部分试验啊或者是结论,因为这些前人已经证明了的,是正确的,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根据这些正确的结论,在去探索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对以前正确的东西在过多的去关注了;当然,还要科学家自己对自然界没有偏见,就是自己最起码应该是有非常客观的态度,也就是唯物的态度,不能够让情绪和偏见来影响自己,这样,通过努力,一个自然科学家应该是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但是,作为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与自然科学家就是非常不一样了,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作为经济学家应该是对自己这一领域的知识非常熟悉了,这一点其实与自然科学家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第二点就非常不一样了,在经济学书本上的知识是不是也与自然科学一样呢?显然是不一样的,自然界的东西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而社会的发展呢?其实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社会其实应该是保持绝对运动状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经济学家,如果要用自己学过的书本知识来推理,得出象自然科学家那样正确的结论就是不可能了,由于社会发展的加速性和运动性,使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了,美国社会的运动情况与中国社会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他就不向自然界是相对静止状态,在美国做的科学试验,在中国做也是成功的,所以,你把美国的很多在经济学方面,在美国成功的理论,搬到中国来就不行,为什么?就是由于运动的情况不一样了,当然,现在的确有经济学家这么做,把美国的经济理论搬到中国来,在实践中已经证明是错的,但是,他自己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其次,作为一个社会,如中国社会,他的发展也是明显的,也是加速的,现在中国的情况与十年前的中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的经济学理论,不时时刻刻与社会或者人民的情况为坐标,那么理论就要实践脱节,我们得出的经济学理论,或者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际情况就要出大问题,楼上说的“不完全信息”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对我们的社会了解不够!所以,我的结论就是由于自然界的相对静止和社会运动的绝对性,作为方法论也就不一样了,作为经济学家要做到“完全理性”,其实就是实践和理论的统一,当然,也还有人自己的能力问题,那么,作为经济学家,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在社会的实践中,也就是社会调查了,这是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现在我们搞经济学的人和高等院校,学习经济学的方法,潜意识其实是把学理工科的方法拿过来,来学经济学,肯定就错了,学经济学还是在大学的“象牙之塔”里学习啊!其实肯定是错的。作为社会学科,其实更需要的是社会知识,而不是书本知识,我们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没有进过高等院校的人,可以把某个地方的经济搞得非常好,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说了搞调查研究,在年轻的时候毛主席就写了《湖南农民调查报告》,由于很多知识分子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偏见,不愿意学唯物主义也不愿意学辩证法,认为凡是我党提倡的,他们就反对,其结果就是现在经济学界的问题了,其实,搞人文学科和经济学的研究,我党早就大力提倡了要实践,而笔者随便看了一下解放前的燕京大学的经济学方面学生的调查报告,其实还不是强调的实践,在方法论方面与我党提倡的实践是完全一回事情了。当然,有了这样以实践和社会为主的经济学,才可能在探索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了,也才能够做到‘完全理性“,作为一个学者起码在他的研究领域,他是合格的,作为一个投资的人,他也可能才是成功的。当然,我说的还是在他的领域,如果超过这个领域,也许又错了,不仅是超过这个领域,就是在经济学的这个领域,由于大家研究的专业不一样,可能也还有分歧的,怎么办?这应该就是学术问题,大家来讨论啊!真理越辩越明啊!当然,超出经济学的范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可能错的更厉害,如我们说搞红灯区,在资本家和老板看来是正确的啊!当然,从纯粹的市场经济学也是对的,惟利是图本来就是他们的本性啊!但是,从社会道德和社会发展来说,肯定就是错的了。其实我们需要什么经济学家?我们的结论也就出来了,在方法论上,我们需要那种以了解社会,以社会为坐标来研究经济的经济学家,在做经济学的结论的时候,更希望他们一步一回头,关注社会,关注人民,当然,我们也更需要超出他的研究领域,能够更多的关注社会,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家了。至于客观、公正的治学精神,这不仅是经济学,是做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的。
个人认为黑格尔所说的“合理”更多的还是指有“有原因”可查,或者说就是“合乎逻辑”。不论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合理”定义,但从他自己来说总是合理的,即便他自己的逻辑本身是错的,但这就恰恰构成了这个个体行为的原因,也是“合理”的。
再说“存在”。注意有两类存在,一个是物质(客观)存在,一个是精神存在或是意识存在。在讨论经济行为的时候,二者更是缺一不可。每个人的知识、价值观、道德观等都是精神存在,这些存在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原因,也就是“合理”性,同时这些东西又直接影响经济行为,制造“合理”的物质(客观)存在。
从唯物的角度讲,这句话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吧,个人以为。
不过楼主所说的“凡是存在的行为都是理性行为”,我觉地不能简单说是对还是不对,关键就是很多朋友说的,什么是“理性”的标准呢?可能从来也永远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理性”本身已经不是中性词了,略带感情色彩。窃以为和黑格尔的表述不是一个概念。
[em40][em40][em40][em40][em40][em40]
存在着的理性本身就不理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5 11:42:01编辑过]
我觉得coretech的说明比较符合我当初的想法:
即,合理就是有原因可查,这个原因就是针对这个人自己的价值判断,是成本大于收益的!
再强调一次这里的成本和收益的概念问题,成本和收益不能仅仅指物质客观的成本和收益,而且还包括精神上和意识上的成本和收益。
that 's all
大家的帖子没看完,红旗飘飘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同志的观念中很认同chairman.mao这个人,并且以他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面提倡真理性的旗帜。那么我就讲几个问题:1。大跃进中各地一直放卫星,虚报工业产量,农业chan量,例如亩产是万斤等。chairman.mao且召开政治局讨论:粮食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2。mao 将死的时候,希望邓公对他的问题作总结,曰;三七开。邓公不允。
注意mao是农民出身,亩产十万斤的故事他“相信”了,那么他就不是理性的人;当然,你否认我,好,那么他是理性的,则为什么他看步道人民是决定一个政治家功过与否的真正法官,而求之邓公,想一纸定论为自己做总结。那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个人的确为了短期利益或不完全信息,去做很多事,且谓之有限理性吧。毛且如此,想必大多数的人更是如此。
其实,这跑题了,楼主的论题有些幼稚。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吧,从逻辑上将,不管是正常人,还是疯子自然会做出令自己最满意的抉择,即使是一霎那,即使是有限理性,即使是其他任何人都认为愚蠢的行为。那么这个合理自然是指行动者本人来说,也只能是对他来说。在此基础上,该行为自然是最好的=使自己效用最大的=理性的。
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这里面说的“合理”不是“对的,有道理”的意思。
整句话的理解应该是“存在的东西都有它出现的原因”。也就是说“合理”这里解释为“合乎一定的规律”
再说两句:有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总把别人想的来和自己一样的自私,所以,你们的什么经济学就假设人都是自私的啊!按照你们某些经济学家搞私有制的方向,我们的改革没有成功啊!说我要找人气,我会到你人大经济论坛来吗?其实人大经济论坛人气自己本来就不是非常高啊!每天上网的人,并不多啊!说到毛主席,我说一点,或者用你们经济学家的观点从成本和收益来说,你们肯定知道资产阶级的英国的“圈地运动”了,我的看法,发展现代工业,在一段时间内,肯定要人们做出牺牲,而且工业的收益特别是重工业的收益是不能够立杆见影,一下看到成果的,在英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初期,是对农民赤裸裸的剥削来实现的,当然,美国主要是对印第安人和亚洲、非洲人的剥削来实现的,牺牲了某些人和某些国家的人的利益或者说就是你们说的成本吧?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得到了所谓的收益吗?在50年代的中国,还要用这样的方法,就是剥削本国人民和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剥削来实现工业现代化已经不可能了,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人民牺牲,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做贡献,而这样的牺牲,本来就是为人民自己的,所以,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毛主席是不是经济学家?毛主席其实是一流的经济学家,人民的牺牲是一种成本,在牺牲了成本以后,中国的确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中国,当然,在搞工业化的过程中,的确出了一些问题,如主观的东西是存在的,农村的问题,当然,现在我的理解是中国发展现代化的一种必然牺牲——说得是太轻了,希望同志们凉解啊!“大跃进”中国建的现代化的工厂和水电站以及很多的工业设施,在旗帜网上笔者看见了,非常详细,如果有感兴趣的同志也可以去看一看,而且当时农村出现的问题,在旗帜网上已经用铁的事实说明了主要责任不在毛主席,有当时的相关文件为证。如果说到“大跃进”的责任,我认为,邓和刘的责任肯定要大一点,如果我们看一看邓以后做的事情,也许答案就出来了,邓最有名的话:“不管白帽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点论”了,其在80年代发展经济——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就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当然,问题就出来了,就是说他们还是“一点论”了,不是东就是新,不是左就是右,邓和刘在50年代是极“左”,在以后又是极右,从他们的哲学思维来看是一致的,有同志写文章就认为50年代的大跃进责任在邓和刘,不在毛主席,而且毛主席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而且下了很多文件,想了很多办法来纠正他们的错误!退一万步,就是这些责任是毛主席的,用你们经济学家的观点,成本和收益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啊!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成昆铁路的修建,就让我们西南人民的经济提前了50年啊!当然,这里我们要说的一点还是毛主席和他同代人,如邓和刘的争论问题了,在当时的党内,有的人认为中国发展经济,还是应该先发展农业,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了,再发展重工业,当然,如果是这样,中国的经济也能够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要慢得多,那么,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没有现在高,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落后的,所以,由于毛主席用了“大跃进”的方法来发展中国的经济,很多当年的同志不理解毛主席为什么这么做,所以毛主席的同代人就议论说毛主席骄傲了,听不得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毛主席不懂经济,其实是这些同志的思想跟不上毛主席了!从总体上来说,特别是从现在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比解放前好那么多,当年的毛主席搞的“大跃进”等发展中国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的方法是起了巨大作用的!在毛主席身前,其实他老人家肯定也知道在他的身后会留下骂名的!毛主席用牺牲他和当时同代人的幸福来为我们后人谋幸福,而我们现在的人不理解,还诋毁他,想到这些,我就非常、非常难过,也发自内心的更加崇拜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了。说到毛主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不说毛主席的行不行,我们说美国人的,他们说“超越自我”,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听到就高兴了,是不是?其实还不是自我批评的意思,不要忘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对立的,但是,在对立中我认为也有统一,对立的其实主要是世界观,而方法论是统一的,方法论应该是没有阶级性的,而用方法论来说明的世界观是有阶级性的,这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不同的地方,看了一点美国哈佛经济学的一些教程,其实你们说的好的经济学的方法,如美国的,其实就是哲学了,毛泽东的哲学来源于战争的总结,当然对经济也有指导作用,而美国人的很多哲学来源于经济和商业,他们的经济学的哲学理论应该说并不完整,他们只是一些哲学观点更准确,他的哲学观点很多其实就是方法论,这与毛主席哲学里的方法论是完全一样的,而且由于毛主席的哲学来源于中国,针对中国的弱点提出来的,所以,学毛主席的理论,对我们的学习帮助更大,这是笔者亲身实践所得的。楼上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毛主席要去逝的时候,邓已经被打倒了,毛主席怎么可能在他要去逝的时候,争求被打倒的邓小平对“文革”的意见啊!撒谎还是要高明一点好啊!39楼说的“存在即合理”应该说理解的比较准确,与我的看法一致,笔者用存在和意识来解释还没有这么好,容易出问题,用39楼的来解释,其实更好,我们说一说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什么在当时出现了,其实就是有合理的原因,如5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当时的新青年对真理的追求等等,从而诞生了不朽的文学作品《狂人日记》了!当然,你说的“存在的东西都有它出现的原因”,说“原因”更好,说“规律”就没有那么好了。讲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是偶然来到人大经济论坛的,这——其实不是笔者最愿意发表文章的地方,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华网和旗帜网,还有猫眼的凯迪论坛,有机会,大家到那边去讲,我觉得那边的有些人聪明一点啊!素质要高一点,其中的有些人的确是中国的精英,你们在难那边看多了,你们也可能知道在那边我的网名叫什么了!
我也认为真实世界的中的经济人作出的经济行为总是在约束条件下理性的最优选择。这应该是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吧
存在就是合理
等同于他的灵一句话: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简单的从三段论的角度是这么得来的
大前提:事物的“存在”这个属性等于他合理这个属性,合理这个属性就是合乎理性,可以被理解
小前提:如果一个事务exits,他就有to be这个属性
结论: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对于1z的那句话,如果仅仅在从“理性人”出发的框架里讨论,是tautology不证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