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119 1
2011-09-20

保险行业:内含价值估值审慎可靠.pdf
大小:(1.07 M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保险行业:内含价值估值审慎可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0 20:43:35
保险估值框架系列报告之一

    近期发现不少客户对保险股估值的合理性存在质疑,对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的计算不信任。保险股走势近一年来持续低迷、股价甚至大幅低于最悲观假设下的保险估值(新业务价值0增长),市场正在经历估值信任危机阶段。

  怀疑情绪可以理解,但全面怀疑估值逻辑是非理性的。本系列报告尝试梳理保险估值的框架,用直白的语言解释针对保险估值的质疑点。
D
  针对保险股主要质疑点的分析

    EV计算中不应该包含净资产?

  市场习惯将EV与股票定价中的现金流折现模型对比,后者的估值中只考虑未来现金流折现,EV估值显然破坏了这一规则。实际上EV是在不考虑公司未来新业务的前提下对现有公司业务的估值,即某种意义下的保险公司“清算价值”,清算时净资产当然要包括。这也是其他行业估值看P/B,而保险公司看P/EV的原因。

  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EV假设,后果很严重?

  EV假设中的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净值增长率。EV假设是针对长期业务而言的,将时间窗拉长来看,考虑通胀等因素后,5.2%的投资收益率仍然是谨慎的。而且从经营差异分析来看,除平安受08年投资富通导致巨亏影响投资回报差异为负,国寿和平安的投资回报差异均是正差异。

  这说明,根据实际结果检验的EV投资收益假设是审慎的。

  EV假设是估值结果人为操纵的手段?

  不排除保险公司在EV假设的调整里包含一些估值管理手段,但是基于正常的商业信任,这些调整应该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不是操纵。内含价值评估报告均由独立第三方出具独立精算审阅意见,而且从经营假设差异分析来看,运营假设、精算模型假设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