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文件1998-2023总资产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到期长期负债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股东权益合计主营业务利润税前总利润实际所得税净利润
数据来源:基于相关(证券、货币、期货等)交易所、各部委、省、市、区县统计年鉴、或各地区公布的数据(若是全球各国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或联合国统计数据)
数据范围:(年份区间详见文件名标识出来的年度区间)
主要指标:
证券代码 统计截止日期 总资产 负债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短期借款 一年到期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股东权益合计 主营业务利润 税前总利润 实际所得税 净利润 债务利息支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流动比率 存货周转率 长期负债比率 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 主营收入增长率 息税前盈余 流动资产比率 应计总利息比率 企业平均含息负债 期初含息负债 期末含息负债 资本支出
其中:
Stkcd [证券代码] - 以交易所公布的证券代码为准。
Accper [统计截止日期] - 以YYYY-MM-DD表示
A100000 [总资产] - 资产各项目之总计
A200000 [负债合计] - 负债各项目之合计
A210000 [流动负债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A210101 [短期借款] - 短期借款表示公司借入的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下(含一年)的借款。
A212101 [一年到期长期负债] - 一年到期长期负债表示长期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部分。
A220000 [长期负债] - 长期负债各项目之合计
A220101 [长期借款] - 长期借款表示公司向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借款。
A220201 [应付债券] - 应付债券表示公司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
A300000 [股东权益合计] - 股东权益各项目之合计
B120101 [主营业务利润] - 1998年前为“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汇兑损失”、“进货费用”之差额,1998年起为“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之差额
B140101 [税前总利润] - 税前总利润表示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
B140204 [实际所得税] - 实际所得税表示公司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注:本项目一般列于“利润总额”与“净利润”之间,部分公司将其列于“可供分配利润”与“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之间,1990年起使用。
B150101 [净利润] - 净利润表示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注:1990年起使用,1994年前部分公司无本项目
D320801 [债务利息支出] - 债务利息支出表示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以及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注:本项目是2000年以前年度“分配股利和利润所支付的现金”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的合并项。
D610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表示企业本期由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起使用。
T10100 [流动比率] - 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T20201 [存货周转率] - 计算公式为:销售成本/存货期末余额。
T30700 [长期负债比率] - 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合计/负债合计。
T40401 [资产收益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
T40402 [资产收益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T40403 [资产收益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上年期末余额)/2
T40801 [净资产收益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
T40802 [净资产收益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2
T40803 [净资产收益率] -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上年期末余额)/2。
T60200 [每股收益] - 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净利润/总股数。
T40902 [主营收入增长率] - 计算公式为:(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Surplus [息税前盈余] - 计算公式为:息税前盈余 = 利润总额–所得税–财务费用
Flua10 [流动资产比率] - 计算公式为:流动资本/总资产。
Intrsta10 [应计总利息比率] - 计算公式为:应计总利息/总资产,应计总利息 = (期初流动资产合计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 – (期初流动负债合计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 – (期初货币资金–期末货币资金) + (期初短期借款 + 期初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期末短期借款–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 期初累计折旧–期末累计折旧+期末长期待摊费用–期初长期待摊费用)。
Perdebt [企业平均含息负债] - 计算公式为:(期初含息负债 + 期末含息负债)/2,当期初含息负债未公布时,以“期末含息负债“替代
Begdebt [期初含息负债] - 计算公式为:期初短期借款 + 期初长期借款 + 期初一年到期长期负债 + 期初应付债券
Enddebt [期末含息负债] - 计算公式为:期末短期借款 + 期末长期借款 + 期末一年到期长期负债 + 期末应付债券
Outcap [资本支出]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