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方丹等(2023)和刘修岩等(2017)的方法用位序-规模法则构建形态上的城市群多中心指数。
ln(population)=c-q*ln(rank)
其中,,Populationijt是第t年i城市群中的城市j的常住人口数,C为常数,Rankijt代表第t年城市j的常住人口在城市群i内的排序。分别对每一年各个城市群内常住人口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之后,按照公式进行回归,可以得到系数qit。qit越大,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间的回归线越陡峭,核心城市越突出,城市群趋向于单中心空间结构;qit越小,回归线斜率越平坦,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城市群空间结构趋向于多中心。由于不同城市群内城市数量不同,为使空间结构指数在不同城市群间具有可比性,借鉴Meijers& Burger(2010)的做法,将城市群内排名前二位、前三位和前四位的城市按照公式回归,将三个回归得到的指数qit取平均即得到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指数poly,该指数越大城市群越趋向于单中心结构。该指数越小,城市群越趋向于多中心空间结构。
[1]方丹,杨谨,陈绍晴.城市群多中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09):45-58.
[1]刘修岩,李松林,陈子扬.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与地区收入差距[J].中国工业经济,2017,(10):25-43.
提供10个城市群2005-2022年的常住人口数据,为了帮助您复现代码。
提供按照上述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代码
截图是代码所使用的原始数据的格式,如果您自身有更多城市群更多年份的需求,请确保您的数据格式与截图一致,就可以直接使用代码计算空间结构指数
如果您购买了代码,do文件中有可以找到我的方式,执行代码时遇到问题可以向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