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631 0
2011-09-23




内容简介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是一本十分适合投资者的书,它具有极好的系统性,完整地介绍了投资,有助于读者成为一个成熟的投资者,主动驾驭自己的财富。很多人都希望获取战胜股市的秘诀,从此一劳永逸。但是本书在考察了交易实战之后,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长期趋势跟踪、基础分析、价值投资、波段交易、价差、套利、周期……无论是交易者还是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和目标的方法,摆正心态,这样才会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在强调自我挖掘和心理因素的基础上,逐步指导读者如何设立自己的系统(了解自己、准备、设定方案、选择、入市、退市、获利、评估),收录了投资圣手们的入门术、心得体会和经典理念,比对了各种投资策略的实战成果。同时,本书还介绍了许多被其他投资著作所忽视的重要内容:预期、头寸规模、目标、大环境、资金管理等。除了出色的系统性,本书通俗易懂的比喻风格,也更好地有助于读者理解投资。 



以下文字来源于豆瓣网。

读者有感:

  (一)

  

  《自由之路》反复强调资金管理,并称这是系统开发中除心理之外最重要的一部分。相反,入市技术的重要性作者看来只占10%。对此我大感意外,好比听说大老爷们也能生娃子。

  

  第12章专门讲述“头寸调整”,说它是资金管理专题中最重要的方面。“头寸调整”有多重要?其中给了一个例子:

  

  有5个头寸调整模型,一种是专为对比测试而设计的基准模型(每次信号只交易100股),其余4种是现实人们采用的模型。测试中,它们都在同一个5年半的时段使用相同的100万资金、交易同样的对象、在同样的信号下买卖。在一系列操作中,不同的只是头寸调整方式。

  

  测试结果:基准模型的年复利回报率0.58%,其他4种模型分别为5.75%、3.86%、20.92%、22.93%(后两数字分属风险百分比模型、波动性百分比模型)。

  

  惊人的对比。至少我看后张大了嘴吧半天合不拢。

  

  风险百分比模型就是每次亏损只准是本金的某个百分比,比如1%、2%。前不久我读顾比《趋势交易》才头一回知道“2%规则”这回事,前次我整笨人方案在头寸控制方面就参考了它。要是早知有这么个东东好到如此不像话,我也不至于亏掉40%。我冤!

  

  至于波动性百分比模型,是指把交易对象的波动性限制在资金的一个固定百分比。为什么它会优于风险百分比模型?可能是它更具机动性、保护更紧密。不过看来风险百分比模型更简易,效果也逊色不多。

  

  无论如何,由这个惊人的测试结果,我才意识到一般人(首先包括本人)对资金管理,一向漠视到离谱,因此而蒙冤也不自知。

  

  实际上,多数人最看重入市。如我,起初是听从专家的入市意见,然后是希望能够自己选择对象和时机,但我眼里还是没有资金管理。

  

  这就是许多交易者会有的毛病:他们一直在亏损,却从没考虑一种有效方式来控制损失,以为只要求得一个神奇的入市点位,就能翻身得解放。结果如何?在积累足够经验并找到入市秘诀之前,他们或者已被扫地出门,或者血肉摸糊、气息奄奄,至少也会把自己的成功日大大延后。

  

  就在近日读《自由之路》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或许交易中真的存在一些神奇东西,但它不是入市技术。

  

  入市技术自然可随学习、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改进,但显然在三脚猫技术飞跃之前——这很可能是漫长的一段——三脚猫的入市可靠性将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可能凭藉成功率来保护自己、获取盈利。

  

  相比之下,资金管理、仓位控制是容易得多的东西。不论三脚猫目前的入市技术多么糟糕,一样可以把资金管理学好、用好,只要自我控制的能力够强。而资金管理的理念和技巧一经掌握,任何时候都能有效——保护资金或扩大盈利——哪怕盈利机率不高。神奇大约就在这里。

  

  据说伟大的交易者都有其成功的资金管理。那么对于普通交易者,有效的资金管理就更不能少。可以说,“技术”越是差劲,资金管理在生存与盈利中越是有着决定性意义。

  

  坏的入市技术引发亏损,但究竟亏损多少,不是完全没得选择。在交易现实中,失控的亏损造成的代价,远甚于坏的入市技术。据说,许多风光一时的高手最后死在资金管理的错误之下。对新手而言,危险更会成倍放大。

  

  简单做个计算就能知道,每增加一点“额外”的亏损,都会进一步威胁交易者的生存,至少也会延迟成功。当你亏损本金的X%时,为了保本你需要盈利Y%,而Y总是大于X,并且,随着X增大,Y与X的差值也增大:

  X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Y 11.1 25 43 67 100 150 234 400 900

  

  那么,你愿意在你的X突破哪个值的时候发布自己的讣告?实际上,任何人都不会乐意发布自己的讣告。

  

  所以结论是:即使你暂时不能够盈利,至少也应该控制亏损,尽量让自己在市场活得长远,最好在灭亡以前学到更有效的入场技术。

  

  更长远的看,不论未来你的入市技术精进到了何种地步,资金管理仍然是永远的、最高的法则。

  (二)

  

  我想知道别的大师有何见解,就找出一直也没读过的威廉姆斯《短线交易秘诀》,发现第13章标题如此:开启投机王国的钥匙——资金管理。此章第一段又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进展到本书最重要,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章。我会把这部分最有价值的理论传递给你,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了。这样说可一点也不夸张。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章”,“再也没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了”,这话说来让我心里舒服极了。这表明内心我十分愿意相信资金管理比入市技术更为重要。深入剖析,这是因为技术太难,懒惰笨人渴望发现一个比技术容易得多的交易关键。这会是另一个误区吗?有待思考。

  

  威廉姆斯还说:直到你学会采用资金管理方法以前,你不过是一位微不足道的小小投机客,在这里赢钱,在那里输钱,但永远赚不到大钱。

  

  他追述了他的头寸模型进化史。几个不同模式收益对比的例子,也相当惊人。最后他锁定采用单纯型的风险百分比模型,即《自由之路》里测试复利年回报率20.92%的那个。不过威氏愿意采取的风险百分比极高,这可能由于他功力深厚,比如,对他来说百分之七八十的入市胜率并不难……景仰中

  

  另一经典《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也有一段引我注意:如果我们能够从图表上知道该在什么点位买入又该在什么情况下卖出,那么我们就获得了成功交易的基本方法。而另一方面,很显然,如果您的买卖点位更多地会导致净损失,那么您如何分配您的资金以及如何将之投入市场就不重要,因为您的这些资金注定将会逐渐缩水,直到最后完全消失。

  

  这话令我不太感冒。按我现在的认知,即使我的买卖点位更多地会导致净损失,但只要不是所有点位都亏损,并且,亏损的买卖被控制在最小危害,而每次盈利又能够比较充分的话,那么次数相对较少的正确点位,仍有可能避免“最后完全消失”,甚至获得总体的盈利。然而,我也只是认为前面引的那段话不够到位,至今我仍愿意相信,在资金管理不成问题之后,入场技术还是可以作为重点问题之一来研究。

  

  但是,《自由之路》有个说法也令人印象深刻:多数系统并不比随机入市更为有效,但它们中仍有许多能赚大钱。这是不在说,多数人对入场技术的不懈追求,实际是太阳底下打灯龙?并且,“人们只交易自己的信仰”,于是,坚持系统交易实质不过是坚持一个具有一致性的随机系统(按我理解,一致性对于依赖运气的随机系统相当重要,比如许多人相信牌局中不可随意换位、换人)。书中居然也证明了按硬币翻转模型随机入场一样能连续赚钱,只要有“好的离场与英明的头寸调整”(第8章,汤姆的实验)。

  

  如果这是真的,对懒人笨人可是天大的喜讯。但,这是真的吗?

  

  无论如何,资金管理是最大的关键之一,至少它可以让你死得慢。你死得慢或许就有机会盈利了。

  

  我愿意重复一遍:一、资金管理比入市技术容易得多,二、只有资金管理才能有效控制亏损,三、只有资金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入市技术,四、技术越差资金管理越重要。

  

  因此,每一位交易者在精研入市技术之前,首先要精通的是资金管理。这个次序含胡不得,立竿见影。

阅读对象:不适合新人的交易系统指导书


  书的封面和开章都阐述此书适合新人,我认为恰恰相反。


  整本书Tharp一直推崇的是头寸的建立和停价止损两个方面。至于交易系统的建立和测试以及何时入市,在作者眼里倒是次重要的。我们一直致力于找出一个能够持续的交易系统去指导我们如何去交易,却每次都忘了怎么和何时出来,导致的结果就是亏空加大以及坐山车。


  这本书,其实和很多人读“The Reminiscences of a StockOperator” 的感觉一样,共鸣因人而异。或奉为灯塔神明,或视为床头读物。

阅读收获:


  我正在读这本书,同时在尽量搜集撒普的其他文章阅读之。这本书确实很有价值,但是在熟知出版业务的我看来,其最大的价值是劝说读者参加作者的培训班。因为这本书里所说的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你读完这本书,却仍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通篇理论和原则,但是却很吝惜举例子。


  因此,这本书对于想走交易系统路线的人来说是不得不读、必须要读的一本书,但是却又远远不够。它让你意识到问题在哪里,但是却不具体告诉你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