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晚上好,小生水平不高,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谈,只是想说说我第一次发帖,而且是发学术抄袭举报帖之后的感受。也许版面选择错了,请管理员莫怪。
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情,我举报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涉嫌抄袭的论文,大概也就三四天的时间,回帖的人就有11页之多。看到这么多的回帖,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我压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回帖,所以首先很感谢大家。
然后我一页一页把大家回的内容都看了(恕我懒惰,没有一一回复),我发现大部分的朋友们还是痛斥这样的抄袭行为,而也有很小一部分朋友觉得能够理解这种行为。这种局面也就是我之前说“忐忑”的原因。因为,在我的心里,也同时存在着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觉得这种行为不应该,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行为可能是有苦衷、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我扪心自问,我在写论文的时候,也可能存在抄袭别人观点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
以小生的偏见,造成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或者导致我这种矛盾心理的根本原因,我看还是出在高等教育的体制缺陷上。我们太重所谓的科研了,我们忽视了一个优秀教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教学,“教学大过天”的理念在国内得不到实际意义上的肯定,而“论文字数、篇数大过天”的观念早已被一些杂志、编辑部运用地淋漓尽致。这个问题诸位都有发言权,小生不敢多言。
总之,如果不是因为朋友们(包括小生在内)对目前的体制问题都很理解,我想也就不会有人会同情这样的抄袭行为。就好像,假如当高等教育或者说研究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都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的时候,这种抄袭行为可能会因为类似“仇富心理”这样的心理而被视为完全不可容忍的行为,可能那个时候,大家就会出现一边倒的痛斥的声音。
说到底,我只是希望高等教育的地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国内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国内本土的博士生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国内的教授、研究员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认可有很多含义,经济上的收入是这些认可中比较基础的一块。说白了,我希望能给我们的工资高一点,就业情况好一点,物价也低一点,房价也低一点,这样,可能我们浮躁的心就会相对地平静。可能当我们不再为生活的压力而奔波到喘不过气实在不得已只好抄袭的时候,我们的学术才有希望。(有点跑题了,还好最后一句话终于把主题拉回来了,呵呵)
衷心感谢诸位对我第一次发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