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补充,对于补充者进行好评)
近日,一位在英国的中国朋友,一位经济学教师Z君,问我国内的经济研究状况。我顺便给了他一个排名统计。这是一篇发表在英文期刊《中国经济评论》上论文 “An Updated Ranking of th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hina”,对国内的经济系进行了排名。
他简单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排名有几点不足之处,不能反应国内的研究现状。首先,这个排名用的是2009年以前的论文发表数据,不能反映国内日新月异的现状;然后,排名用的论文发表数据包括了兼职教授的发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个排名考虑了前50名的期刊并且使用了P,RP, AR,P, RPG, ARPG, AVPG, Q IA等7种方法排名,令人无所是从。并且在其第一种排名中,AER,QJE的质量与前50名最差的如Economic Letters的质量是一样的,这显然是荒谬的。
Z君建议我关注一下一流期刊上的发表,就像德州大学Dallas分校做的管理学排名一样(http://top100.utdallas.edu/),只考虑一流期刊。 在下面我就提供一个在世界一流期刊上,大陆高校全职教授从2006年以来的发表的统计(不管这些论文发表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统计,是了解国内整个经济学和各个领域研究状况的一个最简单的途径, 并不是排名。
一、统计标准
1. 一些学校有一些兼职教授,他们多是在美国的大学,有时也会在发表中挂国内高校的名字,作为第二单位(如白聚山等)。有些学校的兼职教授在国内比较活跃,长时间在国内,另外一些则少见。同时,有些兼职教授经常跳槽,流动性高。为了保证一致性和可比性。本统计只考虑当前(2011年秋季在岗的)在中国大陆高校任教的全职教授。
2. 发表时间是2006 年到当前,包括已经接受,还没有登出的。2006前的发表有些缺乏时效性,所以暂不考虑。而且国内的经济系改革大多是在2006年以后的。最后,至少在国外,如果5年都不发文章,大家都会把你忘记,认为你”早退”了。简单来讲,我们是统计当前大陆高校全职教授从2006年以来的发表,不管这些论文发表的时候他们在哪里,这样更能反映当前水平。
3. 数据来源是个人主页和各系主页和美国经济学会Econlit数据库.
4. 杂志的选取。一流期刊定义为前5大顶级期刊,在加上重要领域的顶级期刊和一流综合期刊。这些刊都是世界最受尊重的期刊,即使在哈佛芝加哥经济系评终身教职都算数的。相反,二流期刊在这些顶级学校不但不认可,还有减分的可能。由于金融都在商学院,并且金融前3区别不大,所以此处不考虑金融期刊。最后得到16本期刊,具体的列表见下面(排名不分先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列表据说是国内的著名教授上海交大周林、北大蔡宏斌、清华白崇恩、上财田国强等讨论过的,具有权威性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803660100sxef.html http://se.shufe.edu.cn/structure/zh/jiaoyugg_con_21880_1.ht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简称:AER)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简称: JP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简称: QJ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简称: REStud)
*
Economic Journal (简称:E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简称:GEB)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简称:IER)
Journal of Econometrics(简称:Jo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简称:JE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简称:JIE)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简称:J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简称:JM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简称:JPub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简称:Rand)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简称:REStat)
值得注意的是,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 and Proceedings (AER P&P)不算,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1)上面的论文不是匿名审稿的; 2)根据Econometrica 上一篇论文的统计 (http://www.eco.uc3m.es/english/iue/rankings/PalVolij.pdf ),AER P&P的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大大低于正式的AER论文。
二、各校统计
北京大学
北大的经济学海龟无疑是最多的,四个机构光华、经院、CCER、汇丰都有两位数的经济海龟。不过,国际一流发表大多数是由光华发表的。
蔡洪滨 2 Rand, 1 EJ, 1 AER, 1 JET, 1 GEB
孟涓涓 1 AER
陈玉宇 1 AER
张庆华 1 JoE
虞吉海 2 JoE
路江涌 1 JIE http://www.gsm.pku.edu.cn/strategy/teacher.html
刘俏 1 EJ http://www.gsm.pku.edu.cn/finance/teacher.html
CCER
沈艳 1 JoE, 1 JPubE
姚洋 : 1 JPubE
北大经院
林双林: 1 JET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053107001214
北大汇丰 没有
总计有17人次发表。
评论 : 发了4篇JoE的陈松蹊(http://www.public.iastate.edu/~songchen/)是兼职的,在其的一些论文中甚至都没有提到光华,即使在下面最新的论文中,光华也只是他的第二单位 http://www.stat-center.pku.edu.cn/stat-center/reports/BEJ1008-006-Rev5.pdf 。
*数据主要来源 http://www.gsm.pku.edu.cn/economics/teacher.html
清华大学
李宏彬 1 JPE, 1 JLE 1EJ 1REStat
何平: 1 REStud, 1 JME
钱颖一: 1 JPE
施新政: 1 REStat
刘庆 : 1 IER
李子奈: 1 JoE
总计有10人次发表。
评论 : 钱颖一在2006年以前发表过不少前5。
(附注:何平是在金融系;鞠建东和文一不算全职;李子奈的文章中他是排四个人中的最后一个,显然是 “奈”(赖)
上去的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407609002875 )
主要数据来源
http://www.sem.tsinghua.edu.cn
未完,见下帖 (本论坛有每贴字数限制)
上海财经大学
上财的统计比较简单,这上面都有 http://se.shufe.edu.cn/structure/zh/zyztjj_con_61656_1.htm 。只需要较正一下全职就可以了。
孙宁: 2 Econometrica
陈庆池 Jimmy Chan: 1 REStud, 1 Rand (他01年的AER在这里不算了)
周亚虹 2 JoE
黄智亮 ChiLeung Wong: 2 GEB, 1 JET
郑兵勇: 1 Rand, 1 GEB
朱东明: 2 JoE
杜宁华: 1 GEB
冯帅章: 1 REStat
张军: 1 EJ
李哲: 1 JME
赵克锋 Benjamin Hak-Fung Chiao: 1 Rand
叶海春 : 1 JME
张永超: 1 JET
刘峰:1 REStat总计有21人次发表。
(附注:黄智亮是工商管理学院 )
上海交通大学
钱军辉: 2 JoE
http://www.acem.sjtu.edu.cn/jszy/template1.jsp?teacheroid=teacher.10355
周林: 1 JET
陈工孟: 1 JOE
总计有4人次发表。不过繁忙的陈总可能很少能在学院。
复旦大学
林曙: 1 JME, 1 REStat
总计有2人次发表。
(附注:林曙是今年才加入的,发了AER和IER的宋铮的离去损失很大,但是也没用办法,谁能与芝加哥竞争)
外经贸大学
李建培: 1 Rand, 1 JPubE
曹小勇: 1 GEB
陈志鸿 1 JOE
何茵 1 IER "Southern Innovation and Backward Knowledge Spillovers: A Dynamic FDI Model"
龚炯 1 JPubE
总计有6人次发表。
http://site.uibe.edu.cn/actionszdw/Index.aspx
长江商学院
Viard, V. Brian: 1 Rand
Liu, Jun: 1 JET
厦门大学
厦大的主要发表几乎都是兼职教授如康奈尔的洪永淼、南加州的肖政发表的,而且厦大只是放在第二单位。
欧振中: 1 REStud http://www.wise.xmu.edu.cn/english/viewNews.asp?id=2036
方颖 1 JOE http://wise.xmu.edu.cn/loadpage.asp?id=60
中国社科院
张昕竹 1 JPubE
蔡昉 1 JPubE
中国科学院
周勇,汪寿阳等在JOE上发表了4篇中央财经大学
宋震 1 JPubE (作者是三人)
http://cema.cufe.edu.cn/content.php?id=62
北师大
Cui, Hengjian: 1 JOE
华中科技大学
Shaoping Wang Jisheng Yang: 1 JoE
人民大学
统计学院
吴喜之 1JoE (Functional Coefficient Instrumental Variables Models ) (作者有四人)
赵忠独立发表的REStat是2004年的了
四、国内比较
上海财经大学以 21人次雄居大陆第一,其次是北大17人次,清华10人次。这个统计肯定存在少量的误差,由于信息披露不一定及时,有一些已经接受的文章可能没有反映。不过前三位的位置可能是难以改变的。今年夏天开会的时候,听说上财还有一些文章尚未发表,但已经进入JPE,Rand, IER,JPubE等的第二轮。上财有13人发表了一流期刊,北大是10人,清华是6人,顺序不变。这表明,国内已经进入三国演义阶段。
上海财经大学能够排名第一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经济学海龟数量多,因为其总数不如北大,但是上财提倡与国际接轨的思路和严格的要求,不发表国际一流期刊就面临淘汰的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排名与《中国经济评论》上的排名(www.uni-goettingen.de/de/184750.html )有些出入,因为,在那里的排名前三是北大、清华、上财(表4)。
原因比较简单,1)那里的排名使用的是2000—2009的数据;2)那里的排名考虑了兼职教授,比如清华的发表主要是由白聚山,德州农工的李其,波士顿的肖志杰发出的,他们把清华列为第二单位,但是他们并不常在国内活动,其对学生和同事的帮助实在有限。这种花钱买发表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3)北大的兼职教授发表倒不多,北大在二、三流期刊上的发表比较多,因此在那个排名中具有优势(那里的排名考虑了50本期刊)。
这里的排名与荷兰TILBURG大学的世界经济系排名(https://econtop.uvt.nl/ )也不完全一致。除了上面的原因以外,那个排名考虑的是2005-2009年的发表,没有更新到最近。而且可能是出于有利于TILBURG出发,那个排名还考虑了概率杂志 Advances in Applied Probability Annals of Probability,统计期刊JASA,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金融里的烂期刊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等,杂志选取简直是达到荒谬的境地。一个经济系的教授和学生,谁有义务在意这些期刊。
未完,见下帖 (本论坛有每贴字数限制)
五、与世界经济系的比较(未完待续)
十几年前,中国大陆的经济学水平在全世界是十分落后的,已故著名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指出中国经济学大致是台湾和香港1970年代的水平。在很多90年代的经济系排名中都见不到大陆机构的名字 http://student.ulb.ac.be/~tcoupe/update/uniefspub.html http://www.bm.ust.hk/econ/JEEA.Ranking.pdf
只有这个93—03的排名 http://econphd.econwiki.com/rank/rallec.htm 北大能够作为大陆的唯一代表(靠林毅夫的一些发表)能够荣登世界250名。
中国经济学严重与世界经济学缺乏接轨,都产生了几个著名的笑话。一个是一位著名教授看到学生论文里引用Econometrica这个刊物时,非常不高兴。说是错别字,应该是Econometrics。一位教授在听到学生提到《美国经济评论》期刊时,问道“怎么没有听说呢?是不是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出版的 (http://ias.cass.cn/ )。”
如今,大陆的经济学的国际接轨已经完成其幼稚的第一步。这是,无数中国经济学人的努力,
这也是老一辈经济学家如邹至庄的一身追求 http://www.princeton.edu/~gchow/Chow-Liu2007%20%20final%207%2031.pdf 。
这些国际一流发表在一些人看了可能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既不能增加GDP,也可能不针对现实中国问题。可是,中国人缺少的不是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中国人几千年缺少的是科学的精神,为真理而真理的虔诚。
当士兵将刀架在阿基米德的脖子上的时候,你是否想画在地上的圆有什么用?当教廷将布鲁诺脚下的烈火熊熊燃起的时候,你是否在想是‘究竟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到底有什么用?
这就是国人为什么一百年多年前要提出欢迎德赛先生(Democracy, Science)一样。
3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Abraham Flexner)曾以“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为题,发表文章,讲述世界上大多数科学发现都不是为了”有用“而发现的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9398-1-1.html)。
回到正题,一个朋友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经济系教书,大概是全世界三、四十名左右的学校 http://student.ulb.ac.be/~tcoupe/rank20011.html。他们一般需要4篇一流期刊才能获得终身教职。当然,如果能发前5大,则可以降低要求。这样看来,国内的标杆,上海财大与这些学校有一定差距,上海财大在全世界的排名可能是刚好进入全世界100位左右。
附录:
期刊介绍
前五大期刊应该不用介绍,需要的话可以去 http://zh.wikipedia.org/ 去搜索。
下面介绍其他的期刊。
Economic Journal: 创立于1891年的EJ (http://en.wikipedia.org/wiki/Economic_Journal ),是世界最古老的经济学期刊之一,是综合性期刊。大师马歇尔(http://homepage.newschool.edu/~het/profiles/marshall.htm )等在上面有很多发表。凯恩斯担任了其30年的主编。不过在本世纪60年代,其影响力被年轻人创办的REStud超过。据说,目前滑坡也比较厉害。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mes_and_Economic_Behavior ):1989年创办的博弈论期刊,是博弈论的顶级期刊,随着博弈论的重要性提高,成为了一流期刊。至今还记得在其创刊号上提出,要用数学来使经济学成熟,就像数学使物理学成熟一样。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Economic_Review ):1960年创立,至今还记得在其创刊号指出,创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帮Econometrica解决投稿太多的问题。 主要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主管,是综合性期刊。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urnal_of_Econometrics )计量专业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http://en.wikipedia.org/wiki/Journal_of_Economic_Theory )偏理论文章,微观、宏观经济学理论为主。80,90年代被称为7大期刊。目前滑坡也比较厉害,一个是管理层老化,另一个原因是理论研究本身不如80年代那么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