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6-11-22 13:12:00

一切资源和人力的组合都需要用试错法和竞价来挑选,这对于两个樵夫组成的砍树经济或许合适,但如果你指望任何现代工业企业的全部成员通过自由的互相交易来完成分工合作,谈判时间可能会超过整个人类历史,甚至永远无法达成谈判。

这里就可以看作,计划经济实现的标准化,因为任何相同领域的企业都要服从价格管制,因此价格是一样的,零部件、原料及技术标准也实现了标准原件化,企业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常就会选最近的企业进行资源资金交换,因为这样运费及其它成本也就少,这符合线性规划思想,即在限定条件下求极大极小值,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

所以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速度市场经济是不能比的。在现实生活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加快这种配置资源的效率,通常和其它企业组成一个价格联盟的体系,以加快这种速度,但是资源是否配制得合理性?是否如西方经济学家鼓吹的那种做到了最优的均衡配置呢?只要不是均衡配置就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13:17: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2 13:51:00

由于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每个人要充分个性化那么社会生产只好拆散成最原始的手工业劳动。

---------

个性化除了手工业劳动外?人类最原始的发展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2 13:53:00

由于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每个人要充分个性化那么社会生产只好拆散成最原始的手工业劳动。

---------

个性化除了手工业劳动外?人类最原始的发展动力?

计划经济的---生产,市场经济的---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2 14:08:00

这里有一成本限条和排列组合的头号题。如果大量的人要进行创,这些人就需要进行创造的客观条件(如:各种原料、原零件以及其它),而这么多的原料、原零件如果是人性个体化而不是规模化标准化就不可能大规模的生产,反过来就没有个人创造的条件。这也是哈耶克著作中潜意识存在的一个矛盾。

个人的创造,只能在一个模规化标准化的平台下,如很多人的工作和创造就是在WINDOWS系统之下,这不是说WINDOWS系统计划了这么多的人么????

而哈耶克把标准化生产直接抽像到了消费环节,如果不是学工学的人是不容易发现这一点的,他的这个论点极不符合现实。标准化的只不过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品。如果他的论点是对的,那么现在的工业社会早就解体了,因为现代社会的基础领域越来越标准化和规模化。

至于人的知识利用,正好在这种限定条件下进行线性规划,个人、企业或组织有在这种成本限定条件下的自由决策,这怎么能说这种计划经济抑制人的个性呢?而且成本限定及分散决策,怎么能说计划经济就一定是“通往奴役之路”呢?

当然计划经济有很多种,如果是指计划经济设计成静态系统的,那么他的说法有可能正确,但是自线规性规划思想提出后,以及我们反思现实社会中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那么哈耶克的观点难道就是正确的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14:15: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2 14:15:00

个性化除了手工业劳动外?人类最原始的发展动力?

人的个性化,无论在什么社会始终都是有观客制约条约的限定的。

市场经济的---产生

理想中的市场经济,只能存在于人口极少,分工极少的农业手工业社会,否定就会偏离西方经济学家所鼓吹的那种均衡,而且分工种类越多人口越多那么,虚拟当中的配置资源所需的传导时间就越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2 23:36:00
不是国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鞭长莫及,而是国家根本没有激励去提高企业的价值,国家并非是企业的所有者,他只关心自己从企业中获得多少利益,而不是提高了企业多少价值,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变,等于是国家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国资局监督行业控股公司,国家 国资局都不是所有者,都没有激励去管理好企业,只是多增加了一个机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01:52:00

不是国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鞭长莫及,而是国家根本没有激励去提高企业的价值,国家并非是企业的所有者,他只关心自己从企业中获得多少利益,而不是提高了企业多少价值,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变,等于是国家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国资局监督行业控股公司,国家 国资局都不是所有者,都没有激励去管理好企业,只是多增加了一个机构

国有制是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皮之不在,毛之焉存,所以必须摧毁市场经济!

企业重新变为国企业,这才是正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3 1:54: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01:56:00

,等于是国家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国资局监督行业控股公司,国家 国资局都不是所有者,都没有激励去管理好企业,只是多增加了一个机构

在计划经济下,我看谁来调得动资本,资本在计划经济下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06:58:00
以下是引用lxling1014在2006-11-22 23:36:00的发言:
不是国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鞭长莫及,而是国家根本没有激励去提高企业的价值,国家并非是企业的所有者,他只关心自己从企业中获得多少利益,而不是提高了企业多少价值,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变,等于是国家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国资局监督行业控股公司,国家 国资局都不是所有者,都没有激励去管理好企业,只是多增加了一个机构

国家无法激励企业积极性就体现出国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鞭长莫及。国家不得不以一种绝对形式主义的形式去管理它的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实际上并不是国家的,国家只是这些企业委托代理链条中的一个代理性环节,所以,它根本没有太大的动机去搞好企业,除非变成官员们个人自己的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3 16:20:00

我觉得HHJ宣传的东西中很多自相矛盾。

一会说国有企业获得垄断利垄,一会说国有企业经营不好,即然经营不好还有这种超额利润么?

又鼓吹什么与私争利,即然国有企业搞不好怎么与私争利。

还有即然国有企来搞不好,它自己就融化了,那HHJ先生又何必大费气力在这里鼓吹私有化呢?

以上这些言论充分说明,HHJ先生是一个说话极不负责任的人,可以算得上胡说八道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18:1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19:58:00

即然它妈的非垄断性的国有企业都经营不好,那么楼上的先生又何必鼓吹私有化嘛,让这些也化掉。可据我所知,90%以上的这些企业都不是化掉的,而是私有化掉的。

可以楼上的先生HHJ先一样都是不顾事实自己打自己耳光的混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20:02:00

中国的中央计划程度远没有苏联高,那么它妈的那么多非中央级的企业是它妈的怎么处理掉的,什么狗屁抓大放小。

我们当地就有很多这样赚钱的小企业,几乎是白送。

这就是所谓会自动化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4 20:1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5 00:48:00

楼上的,难道有美夷杂种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5 07:12: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1-24 18:17:00的发言:
hhj先生所说的一点都不矛盾,恰恰是你误会了;
他所说的“经营不好”,是指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营手段不佳,禁不起竞争的考验;
而你所认为的“经营得好”,是指国有企业靠着非正常手段取得垄断利润,即便缺乏实力,但在政治的保护下却能苟延残喘;
你所看到的在日本、韩国、法国、芬兰等国家出现的鼓励国有成分参与企业股份的状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和你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那里的政府是在扶植企业,而中国和前苏联则是:政府在一手管理和经营企业;
前者是政府在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后者是政府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利独断专营;
前者是成熟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管理企业,后者是腐败贪婪的官僚在支配企业;
你的模型从数学上再精密在准确,也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真正的假设条件应当是:当政治上的统治力量和商业上的支配力量合为一体时,垄断便形成了,社会对于政府的依赖就加强了,整个国家陷入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真知灼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5 07:30: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1-24 18:17:00的发言:
hhj先生所说的一点都不矛盾,恰恰是你误会了;
他所说的“经营不好”,是指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营手段不佳,禁不起竞争的考验;
而你所认为的“经营得好”,是指国有企业靠着非正常手段取得垄断利润,即便缺乏实力,但在政治的保护下却能苟延残喘;
你所看到的在日本、韩国、法国、芬兰等国家出现的鼓励国有成分参与企业股份的状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和你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那里的政府是在扶植企业,而中国和前苏联则是:政府在一手管理和经营企业;
前者是政府在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后者是政府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利独断专营;
前者是成熟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管理企业,后者是腐败贪婪的官僚在支配企业;
你的模型从数学上再精密在准确,也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真正的假设条件应当是:当政治上的统治力量和商业上的支配力量合为一体时,垄断便形成了,社会对于政府的依赖就加强了,整个国家陷入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真知灼见!

-------------------------

此主题是承认人类自古存在的计划经济,再对国有制的发问,

这个国有制是谁的,民的,官的,党的,政治的,经济的,但其中就有很多涉及到敏感问题了,

东方通过暴力和专政成立的国有制,到后这个国有制是谁的。

西方通过谈判和交换得到的这个国有制是不是其人民存在权力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5 13:33:00

你们三个家伙,和我辩到这里,我还能说什么呢?已经不是纯经济学上的分岐了.我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根本没有错.谈到这里只能谈政治经济学.也就是阶级斗争了。你们所鼓吹的是明显代表了你们这种层次利益而不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学说,对你们只能讲阶级斗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