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5-4-5 20:00:00

这里还是要强调对经济学的贡献。

你的这套理论可以在哪方面发展经济学,这前提就是对已有的经济学的了解。

类比是有好处的,数学是一种很好的类比方法(当然不只数学方法)。与已有数学结构的学科类比,更需要注意这一点。对经济学的贡献也在这方面最容易有突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5 20:17:00

1什么数学公式一定就是乱七八糟的?(不给出,怎么知道是不是“乱七八糟”)

我说的是你如果坚持要公式的话,就是一个缺胳膊少腿的,忽略了许多的因素的,而且不准确的公式,不是侮蔑数学,而是数学被人乱用了,数学是严谨的,而有些人却是随便的用它来推导

2。真空的意思是说给出公式没有比较的对象,既然那些都没有公式,你要我推公式和什么比较呢? 你误会了

3。用“局限”来批评数学,是需要非常小心的。

批判的是乱写的公式,不严谨的推导,是对数学的亵渎。

4。方便与简单是数学的好处,但其好处不只于此

我说的是公式,数学本身也可以很复杂,但是一般的公式难于写的很复杂,

数学不等于公式。而且现实中多的是不等式,而不是等式。

5这里说了有些-水力学,电路可以用公式,这里没有写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08:06:00

为什么不给公式,公式是一个不断简化,而且不可逆推的,不断变味的过程,多次推导,就更加变样了,可能最终转180度, 本文如果在开始提出的时候就变样的话,上面发展的枝叶不是全部歪了,如果树根部不直,会是什么结果。所以首要的不是公式,而是一种思维和理解表达。 我给出一个光秃秃的公式,不知道你能否理解,这里的自然语言给出的信息都没法理解。 数学如果不理解,只是看数据验证都是荒唐的,数学家从来都是靠理解,思维而不是根据公式推导公式。 爱因斯坦也说数学不在创新中起重要作用,

我相信你不是依靠公式来理解的,如果是如此,你就太厉害了,把错误公式能够当作准确的来理解,并且能够在一个错误的公式上不断推导新的结论,。 微分公式如果是一个长串,你觉得你能够理解吗? 数学让经济学称为科学说法值得探讨,应当称为实用性的有损科学,或者方便计算度量计量的有损的非严谨科学。 如果是说数学更加重要,模糊数学更加重要,而且是它的思想,不是公式,数学的重要性也在于思想。 数学重要不等于离开数学经济就不行了,不等于要搞什么学历专业歧视,经济学发展不是依靠背诵了多少东西和对于数学、公式和经典有多少崇拜,而是理解和创新。而且 经济学是长歪了的树,需要扶正。许多学历很低的人说的话却反映了比经济学专业人士更高的水平。 曾经有人说:有没有高等数学的人就不要发言,没有过6级不要发言,我认为是缺乏智商和教条主义的表现。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背诵了多少打着数学科学幌子的非严谨的教条和公式。一个没有学习过的人可能就有了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一个学的很好的人可能是乱用数学,而且他根本没有理解数学。 我另外有一篇文章-理论模糊性与超广义资源谈到了经济学的模糊性,不过以前被删除了。我再贴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09:23:00

我只想听听你这种学说对经济学的新贡献。到现在为止你也一直没有回答。

你固然可以批判滥用数学,但只要有数学就是滥用吗?自然语言没有滥用的时候吗?

如果我在争论中一味强调有人在滥用自然语言“做学问”(当然我不会否认有些人还是可能用自然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你会接受这种做法吗?(事实上你在这么做,你反复强调滥用数学的危害,这种危害其实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你不说善用数学的人也知道,但这种危害绝不可能成为否定应用数学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09:25:00
以下是引用wangyong77在2005-4-6 8:06:52的发言:

公式是一个不断简化,而且不可逆推的,不断变味的过程,多次推导,就更加变样了,可能最终转180度

难道你见到的数学都是这个样子吗?为什么不去看看“善用”的数学,从中获取启发?希望不要“以偏概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09:42:00
以下是引用wangyong77在2005-4-6 8:06:52的发言:

首要的不是公式,而是一种思维和理解表达。 我给出一个光秃秃的公式,不知道你能否理解,这里的自然语言给出的信息都没法理解。 数学如果不理解,只是看数据验证都是荒唐的,数学家从来都是靠理解,思维而不是根据公式推导公式。 爱因斯坦也说数学不在创新中起重要作用。

可以明确地说,如果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些,那这次讨论的价值就太小了。思维和理解的表达固然是第一位的,但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你表达的思维和理解是不是有价值的。如何让这种思维和理解对于获得新知识有意义,“似是而非”、“莫衷一是”、“不可预测”都是不大可取的(除非你是第一个提出启蒙思想的人,也许富有价值)。

第二定律固然有意义(给出了一个总的时间箭头),但它并不能明确预言某一过程的具体路径。第一次提出第二定律是有价值的,但(没有新内容的)再提出就是缺乏价值的。

给出方程的好处是,做预测时比自然语言更清晰(当然,方程可能描述了一个混沌从而是不可预测的),但(即使是混沌)总比自然语言清晰多了。如果你还想说方程有什么局限,什么思想比方程更重要,咱们就不用再继续讨论了。记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句话就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09:50:00

并没有说都是,而是对于复杂的,必定要简化,我不知道你是否可以提出一种不简化的方案来来,物理学上都没有说给出一个公式的时候,你就能够给出来了。

我说的是这里的情况下 公式是一个不断简化,而且不可逆推的,不断变味的过程,多次推导,就更加变样了,可能最终转180度,而且在这里的情况就是如此,你认为必须给,那不知道你是否可以不简化不变样,水力和电路的公式都没有那么的说是不简化,你是否有什么绝招。

我指责的是乱用的那些人。指责的某些公式,而不是数学,是在本文这样的情况下。

作用本文中不是提到过的吗,而且不仅仅是这些,调控与分配都与此息息相关,你现在站不住了改了题目,就是实用主义,不过只要是正确的就可以有很多的用途,相反荒唐的才会误导决策。

治国如治理河流,也如电路 要设计好各种参数,才能最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20:30:00

首先谢谢你的“实用主义”。个人是很实用主义的,但不是您这个意义上的。

请问我换的是什么题目?究竟是谁在换题目?

早已经强调简化是认识真理的方法,什么时候否认不可以简化了?相反,个人正认为简化是真理的方法。我从来没有强调什么“可以不简化的方案”啊。

真地很莫名其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20:43:00

请你仔细看一下讨论的经过,我一直强调你讲出对经济学的贡献,而你却一直遮遮掩掩,而谈“数学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的,必定要简化”,这正是认识真理、认识复杂的方法。再一次说一遍,以为简化不“真实”就忽略简化,其实对“真实”的认识更少。

“调控与分配都与此息息相关”,这能为学经济的人提供哪些新知识呢?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这方面的文献已经存在了,但信不信由你,在数学模拟上没有突破,只会无花无果。我们在这方面能做出哪些预言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20:52:00

“只要是正确的就可以有很多的用途”

这句话不理解。这个“充分性”?

“人总要吃饭,人总要死的”,无疑是正确的,可以有什么用途呢?至少在学术上似乎用途很少。

“正确的”就不会误导人们了吗?

恕直言,这句话正显示了本文的特点,你可以说它没什么错(也很难判断对错),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21:25:00
真的应该说说话表示支持两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23:45:00

1你开始强调的是没有公式就没用用,一个公式的话,不用语言了,现在说没有用,没有价值,不是变了。

2人总要吃饭,你不用吗,你不吃饭吧,就会受到规律给你的惩罚。

人总要死的 就是说你想不死没有辙,你如果硬是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这个后果就是不严重,只是徒劳无益。

两个规律很少有人违背或者试图去改变它,

当然规律有用是有大小的,而且当我们追求真理时候,一般不是想到的它 的用途,重大的发现往往是非功利性的,

3个人正认为简化是真理的方法。这个在讨论时候一直就是错误的,简化不是得到的真理,是非严谨的东西,真理的定义是什么,既然缺胳膊少腿,叫真理吗?

4。这方面的文献已经存在了,但是你以为现在的理论就是很好的吗?就是值得去崇拜吗?

我就是在用别人的方法吗

5。调控与分配都与此息息相关”,这能为学经济的人提供哪些新知识呢?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你

6在数学模拟上没有突破,只会无花无果。我们在这方面能做出哪些预言呢? 我说了,这里提出的是根,所以要直,要严谨,不要变样,当然它可以往上生枝叶,在此基础上发展,所以枝叶可以歪,但是如果根都歪了,很难成树,我并没有说没有公式,而是说作为一个基础,不是专著,不是涉及到一些枝叶的时候,公式不仅难,而且提出的太歪了 今后还发展吗?看来别人发展生态什么理论没有给公式也是没有用的了,缺乏远见。实际上许多理论要等很久就发现作用,不过这里提到了它的作用,但是作用不是仅仅在于此,

你证明这里的东西没有用的话,说明你目光短期,思维有限而已。

你说的质量能量公式是很久发生作用的,不是当时就发明了 -原子弹

8我在批判你走极端,但是你却说我极端,你才是有问题呢,我并没有说公式没有用,而是说不是一开始就必须提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23:5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7 08:22:00

那你就天天琢磨“人总要吃饭,人总要死”一类的真理吧。祝你在学术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个在讨论时候一直就是错误的,简化不是得到的真理,是非严谨的东西,真理的定义是什么,既然缺胳膊少腿,叫真理吗?”

说出此言,我真后悔和你讨论了。请原谅我的弱智,因为原来我是在与以上帝自居的人讨论。推广一下讲(实在不愿讲出这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人类的哪种认识不是有局限的、局部的认识(包括你的学说)?

有眼睛的人经常嘲笑“瞎子摸象”,可是你的眼睛能看到“四维时空中的大象”吗?(你的眼睛也只是看到某些“可见”光线而已!)“瞎子摸象”正是我们认识真理的方法。大象的“全貌”只有“神”知道。一个人愿意一开始就从全貌入手,没人能够阻拦你。

已经不用再讨论了,跟“神”讨论,不是本讨论的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7 08:39:00

1那你就天天琢磨“人总要吃饭,人总要死”一类的真理吧--说话要有根据,既然你都不认为,那么本文就是这种尽人皆认为的东西吗?

2因为原来我是在与以上帝自居的人讨论 什么叫做上帝自居,何来?

3但是你是以极端崇拜的心情去看待局限的。这里反对这样,一味追求这些偏向局限的。

4有眼睛的人经常嘲笑“瞎子摸象”,可是你的眼睛能看到“四维时空中的大象”吗?(你的眼睛也只是看到某些“可见”光线而已!)“瞎子摸象”正是我们认识真理的方法。

我不否认就没有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0 22:32:00
思想新。顶。给你补充一个。经济周期与食物链也相似。股票市场的波动与食物链也相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