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59 0
2011-09-27

节能减排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年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企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体,而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企业应积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

    “十一五”规划已经结束。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企业执行节能减排规划的状况及在节能减排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于指导和推动企业在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节能减排,完成规定的约束性指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国家制定下一步的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十一五”企业节能减排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高于10%,而能源消费年均增长低于7%,能源消费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根据国家发改委与环保部提供的资料,过去五年,我国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少消耗能源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约19.10%,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其中,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总体上看,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

    从企业层面看,通过淘汰高耗能落后产能、加快节能技术应用、开展能耗总量跟踪控制等,建立和深化能源管理体系,对节能减排指标进行分层分解控制,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日常管理,最终实现了良好佳绩,为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总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1.“千家企业节能减排行动”取得突出成效

    2006年4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该活动是指国家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约一千家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其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一半。自“千家企业节能减排行动”开展以来,这些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节能投入逐步增加。通过对千家中953家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考核的综合评分,391家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占41%;456家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占47.8%;32家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占3.4%;74家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占7.8%。“千家企业节能减排行动”成为推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中央企业是节能减排的领跑者和排头兵

    国务院国资委非常重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初期就确定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即到“十一五”期末,中央企业要确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化工、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要力争到2009年年末,提前完成上述目标。同时,国资委确定的30家重点耗能的中央企业,各项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他中央企业要围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污染物减排等重点,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为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3.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成果显著

    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工业占总量的70%左右,工业生产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工业的节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十一五”期间,许多传统的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成果显著,不少行业提前、超额完成本行业的“十一五”规划约束目标。例如,电力行业于2009年年底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为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与2005年相比,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千瓦时降到340克/千瓦时,下降了8.11%。“十一五”前四年,煤炭行业少消耗了4.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3亿吨。2009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行业的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降到615千克标准煤,下降了11.4%。

    二、企业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大胆创新,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同时,形成了许多先进经验与成功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

    1.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是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从多方面着手调整产品结构:一是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过快增长;二是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置和技术设备,而后更新产品与生产力;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高技术产业。

    2.依靠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的潜力非常大,不少企业做到了“三个加快”来发挥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一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二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三是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3.努力发展新能源

    新能源具有能耗低与排放低的特点,被称之为清洁与高效的能源。一些企业通过努力发展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全新的方式降低了能耗与排放,并向社会提供了低能耗与低排放的产品与服务,在更大范围内降低了能耗与排放。

    4.强化完善管理体系

    着力强化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有关资料显示,管理节能对全部节能的贡献率能够达到15%,是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节能方式和途径。目前,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节能管理的潜力都非常巨大。因此,强化管理、完善体系、落实责任、严格督查,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5.调整能源使用结构

    企业在经营原有产品与服务的同时,通过能源原材料的结构调整与替代升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同样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案例。

    6.改进生产布局

    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横跨不同的区域与产业,而这同样为企业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有些企业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改进业务布局,取得了节能减排的显著成果。

    7.推行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的状况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成本与质量,在开展节能减排上同样如此。一些企业的做法表明,推行绿色供应链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作者: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课题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