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脊柱脊髓正常 MRI 特点
1、T1 加权像脊椎骨的松质骨部分呈中等信号强度,其信号反映了骨髓腔内脂类及造血成分。骨皮质呈薄
而信号强度低。
2、矢状位、冠状位椎体上缘信号强度高、下缘信号强度低是因为化学位移所致。
3、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髓腔内脂肪成分增多,于 T1、T2 加权像信号强度有相应的改变,在 T1WI 可见弥
漫性及斑点状高信号,在 T2WI 上则呈中等信号。
4、椎基底静脉管位于椎体中部,T1 加权上,常为高信号,为椎基底静脉丛周围的脂肪所致。
5、硬脊膜系致密的纤维组织,末端延伸到 S2 椎体,硬脊膜在神经根平面向外突,其内含有蛛网膜,共同
形成神经鞘。于 MRI 上硬膜下腔通常难与下面的脑脊液分辨开。
6、在 T1WI 上,黄韧带比其它韧带及临近骨信号稍强.黄韧带较高的信号强度,与弹性蛋白含量高和 I 型胶原
蛋白含量低.
7、与颈椎的其它部位不同,齿状突的信号强度相对的低一些,可能为部分容积效应引起。
8、持续存留的齿状突下软骨联合,在 MRI 矢状位上呈无信号横条带为正常变异,勿诊断为骨折。
9、在颈椎椎体侧面,由椎弓根、横突前、后根及肋横突板围成 1 个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