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重点总结
总论部分
1、《五十二病方》: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普 济 方》: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
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 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ii.佐制药:即
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iii.反佐药:即病重邪
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
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
i.药味加减的变化 ii.药量加减的变化 iii.剂型更换的变化
4、方剂与治法关系:
i.治法是知道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