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重点
 名词解释
 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
 里的温病。
 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
 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
 象。
 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
 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
 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
 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
 极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