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1-9-30 12:10:03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9-30 11:27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从数学的理论上讲,我可以构造一个3次函数,作为MC的函数。这个函数是一个减增 ...
请问,通过"学习曲线效应“(the learning curve effect) 或者"波士顿经验曲线效应"(BCG experience curve effect) , 能表现出 两次拐点(减-增-减)的情况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2:39:48
楼上几个解释很专业。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3:32:11
J皮尔庞特M 发表于 2011-9-30 12:10
请问,通过"学习曲线效应“(the learning curve effect) 或者"波士顿经验曲线效应"(BCG experience curv ...
我认为,由于新技术的引进,产品规格要求的改变,会导致学习曲线的移动。
从而使得, MC在突然上升(不是递增)。 然后根据学习曲线,再逐步递减。
因此,学习曲线效应不能构成有两次拐点的MC函数,但可以构成一个中间有断点的MC函数。
这种情况会导致MC在递减,而AC在递增。
我画个图,然后给你发上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3:40:56
J皮尔庞特M 发表于 2011-9-30 12:10
请问,通过"学习曲线效应“(the learning curve effect) 或者"波士顿经验曲线效应"(BCG experience curv ...
如图,SMC将因为采用新技术或产品要求改变(比如强制规范的标准提高),导致学习曲线的变动,导致突然升高。
附件列表
smc.JPG

原图尺寸 14.07 KB

smc.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5:19:06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9-30 13:40
如图,SMC将因为采用新技术或产品要求改变(比如强制规范的标准提高),导致学习曲线的变动,导致突然升高 ...
SMC.PNG
   
     jameschin007的构造有意思,但我心存疑惑。按照jameschin007的构造,在q‘处SMC出现一个端点(这应该是一个跳跃间断点)。在接下来的区间内[q’,q2],q2是SMC‘的最低点,SMC’是递减的;而这个区间内的一个子区间[q1,q2]SAC是递增的;q1是SMC和SAC的交点,是SAC的最低点。
     这种构造实现了,边际成本递减的时候,平均成本存在递增的情况,就是图中区间[q1,q2]。图中SMC在区间(q‘,+∞)的图像应该画成虚线,是不存在的。
      我的疑问是,在区间(q‘,+∞)原先的SAC会不会变化?这是关键的问题,如果不变,那么“边际成本递减的时候还存在着平均成本递增的情况”这是成立的。如果有改变,那么这个情形很难判断的。
      总之,SMC连续,SMC递减,必然意味着SAC的递减,就像图中区间[0,q’]的那样。


      这个讨论很有意思。原先我也没有想那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6:42:50
太专业了,看得头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6:58:27
andalis 发表于 2011-9-30 15:19

     jameschin007的构造有意思,但我心存疑惑。按照jameschin007的构造,在q‘处SM ...
因为,在q'点之后MC 函数是 SMC’,那么SAC也将立即发生变化,如果SMC'(q')的值大于SAC(q')的值,那么,显然SAC会突然提高, SAC也将是不连续的。然后递增。 但是二次导数应小于0。 最后出现拐点。开始递减。


原来大家一起探讨问题,是这么有趣。这种感觉久违了。
btw 你用什么工具画的曲线,这么漂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7:17:59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理论是建立在很多环境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7:48:42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9-30 16:58
因为,在q'点之后MC 函数是 SMC’,那么SAC也将立即发生变化,如果SMC'(q')的值大于SAC(q')的值,那么,显 ...
word自带的画图,就是“插入”那一栏里边各种各样的线条。只能说我很会控制鼠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7:49:32
学些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7:51:59
论文大神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8:03:35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9-30 16:58
因为,在q'点之后MC 函数是 SMC’,那么SAC也将立即发生变化,如果SMC'(q')的值大于SAC(q')的值,那么,显 ...
能不能话一族有可能的变化后的SAC曲线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8:04:28
具体的解释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术里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8:14:36
楼主还要多多学习才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18:48:56
一般西方经济学书上有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0:29:51
学习 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1:03: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1:32:11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不管边际成本怎么变化平均成本都是上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1:32:19
J皮尔庞特M 发表于 2011-9-29 11:11
OK, 想到了一种可能,随手画出来。边际成本递增之后再递减,满足了”边际成本下降时,平均成本上升“的可能 ...
看了楼上一堆貌似高深的回复,我不禁想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范里安课后题级别的,竟然要搞这么复杂还不能解释明白?这说明最基本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明白的。看着好像学明白了,其实根本不明白。

楼主,我告诉你吧。边际成本递增之后绝不可能再递减,因为有个投入的边际递减定律在约束着。而至于这道题为何是错的,我想说,为何要死脑筋的非要顺着x轴正向看?沿着负方向看就好了嘛!沿着负方向看,边际成本不就是个递减的么?!而平均成本此时不就有递增的情况了?!你那个学习曲线问题是长期的事情,是多时期范畴的问题,一时期的静态范畴下根本没有这个问题。这章成本曲线讲的是最简单的情况,这样的章节课后题,还用那么复杂高深的理论来解释么?!

一句话即可,当产出递减时,这道题就是错的了。多简单,搞那么复杂干嘛?真是知其要者,一言而已;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另外范里安的原版教材上问题是这样的:ac never rise when mc is declining。  原版答案是 false 。   这是作者自己给的答案哦。

还有金圣才书上证明平新乔十八讲课后题14那段证明是错误的。金圣才这本书本来就错误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2:08:40
andalis 发表于 2011-9-29 13:43
你说的那个课后习题,六版,P308.
(1)平均不变成本绝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正确)
(2)平均总成 ...
金圣才这本习题解答错误不少,还请用自己头脑批判  

仔细看这段证明过程,是建立在“当q顺着x轴正方向递增时mc递减”这个基础上的。这种情况该命题无疑是正确的。事实上这个基础是不存在的。投入的边际递减定律决定着不可能有“当q顺着x轴正方向递增时mc递减”的这种情况存在!因此这个证明实际上毫无用处。

我们只要顺着教材上给的图的x轴负方向看,此时mc就随着q的递减而递减,而ac曲线就有递增的情况了!范里安原版教材上给的答案就是fals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2:20:17
结论其实很简单,我觉得引起的讨论更有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2:47:59
鼓励这样的讨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23:14:18
确实有高人呀,呵呵,我就不出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8 19:01:28
guyingjin 发表于 2011-9-30 22:08
金圣才这本习题解答错误不少,还请用自己头脑批判  

仔细看这段证明过程,是建立在“当q顺着x轴正方向 ...
(1)如果,在x轴上,从右往左(为何要死脑筋的非要顺着x轴正向看?沿着负方向看就好了嘛!)那么讨论就结束了。
(2)金圣才书上对十八讲P139.14(1)的证明没有错误;而是“投入的边际递减定律决定着不可能有“当q顺着x轴正方向递增时mc递减”的这种情况存在!”错了!
MP递减律的三个前提:1、技术不变;2、其他要素不变;3、该要素投入的数量达到了一定数额x;十八讲P96.
这里边第三个前提意味着区间[0,x]上x的边际产出可以是递增的。那么这样,[0,x]对应的产出区间上MC可以是递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8 21:58:07
一个是求导,一个是除法,没有关系的两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10:34:51
andalis 发表于 2011-10-8 19:01
(1)如果,在x轴上,从右往左(“为何要死脑筋的非要顺着x轴正向看?沿着负方向看就好了嘛!”[/backcol ...
好认真。你回复的那位是很显然数学里的基本常识都混淆了的。由此也说明了理解基本概念、假设的重要性。
如下图,总不能说图里的直线在定义区间是递减的,沿负向看?呵呵,脑筋急转弯的话是可能的。 00003.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2 10:39:57
J皮尔庞特M 发表于 2011-10-9 10:34
好认真。你回复的那位是很显然数学里的基本常识都混淆了的。由此也说明了理解基本概念、假设的重要性。
...
请看我给出的教材题目原文  人家没说你那个“递减”  人家只是说了“下降”decline

数学学得太好死扣概念当然会走入死胡同  我的发言措辞上有问题 请把所有的递减递增都换成上升 下降即可


课后题都很简单 一步就能得出答案  哪用得着你们这么多高深的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2 10:56:07
andalis 发表于 2011-10-8 19:01
(1)如果,在x轴上,从右往左(“为何要死脑筋的非要顺着x轴正向看?沿着负方向看就好了嘛!”[/backcol ...
不好意思 是我的措辞有问题   这段证明我没说它错误 而是说它"没有用处"  因为它仅仅讨论了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它没有考虑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这段证明没有提到的  就是在mc沿x轴正向递增这段区间上沿x轴负向看 此时的ac就有上升的情况了   这也是我给出的解答

题目是完全否定的论述  当然是错误的    金圣才书上的证明只是讨论了符合这种情况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符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2 12:46:28
guyingjin 发表于 2011-10-12 10:39
请看我给出的教材题目原文  人家没说你那个“递减”  人家只是说了“下降”decline

数学学得太好死 ...
我看的就是原版。
你关注的只是答案而已。可不仅仅是一个题目的答案问题。(何况,下降和递减的区别不大)

没人说数学要学得太死,至少得准确吧。那么不谈数学,不管是边际效用递减,还是边际成本递增,隐含的假设都是在产量、消费量越来越多的基础上的,经济学里的表述就是如此。当然了你可以否定边际效用递减律,用所谓负向看边际效用就递增的理由。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阐释,低层次建立在强约束的假设之上,层次越高越接近真相。就说中级微观吧,也只是把一些结论告诉你,不是吗?要不然还要高级微观干嘛,讲来讲去还不是偏好效用最优选择均衡。在举个极端的例子,1+1等于多少?答案地球人都知道,一般学数学的人可以满足了,研究数学理论的人能满足吗?我倒是觉得不能。说多了。

哎,算了。至于你说的题,你说的答案,至少你把这道题的答案解释为从“负向”看,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当然啦,脑筋急转弯除外。

何况楼上的那些并不高深,最最基本的数学表述而已,如果这也是高深的话,经济学里就没有数学了,那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水平了。当然了,可能微积分对文科生确实高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2 15:17:03
J皮尔庞特M 发表于 2011-10-12 12:46
我看的就是原版。
你关注的只是答案而已。可不仅仅是一个题目的答案问题。(何况,下降和递减的区别不大 ...
其实  上面有位的发言和我的一样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也就是说 不止一人和我一样,有你说的“脑筋急转弯”的想法 而你之所以认为这是脑筋急转弯  说明你对理论的掌握没有融会贯通 发言见下

“哈哈 太巧了 我曾经也纠结过这个问题
后来问了某位同学 从右往左趋势变化就有这种情况啦~
至于LZ说的再下降情况是木有的~”


这个题目只牵扯了各变量增减的情况讨论  和假设 原理啥的都不沾边  看图即可  这和消费量的多少有一毛钱关系么?真是莫名其妙。就是个趋势变化 有必要和消费量挂钩?题目就问了个边际成本下降的时候 是个单一变量的问题,你非把消费量扯上干什么?

经济学里需要数学让理论推导变的严谨 但经济学不是数学  中级能解释的非要用高级解释  只能说中级的东西还没搞透
一道中级教材的课后题 居然要搬出这么多数学的解释 你觉得这合乎常理么?那你能否给出个合适的结论?老范的教材通篇都是搞数学的吗?学习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都出来了,你们真的是把课本搞会了么还是在混乱联系?一个简单结论,演变成一连串的解释,这不是没学通是什么?简单的东西理解不深,等到运用的时候就知道利害了。

下降和递减差不多?这就是你的严谨?!下降只是看一个变量 多就是多 少就是少  而递减是两个变量联动,一个增另一个减才叫递减!你的数学学得好在什么地方我实在是看不出来。

其实我也是在说废话  人家andalis都接受了我的结论并提出他的看法  你这个发帖求指导的给你答案和解释了你反而说这是脑筋急转弯  我很无语 你真的是来求“指导”的么?我看不到任何有向他人学习的态度。 或许是我言辞不善  如果有还请见谅


如果你认为这个答案不能使你满意  你可以继续拿这个去问更多的人   看看大家是不是都在玩脑筋急转弯呢?

最后一句  我曾经的曾经是一个高中理科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