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1-10-6 09:18:31
tommson 发表于 2011-10-5 11:53
没有吗?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创新确实不多,否则就不会大量依靠资源或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竞争了。
不说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国产的如何落后,单说自行车,能有多高技术呢?但我相信大家都更喜欢台湾生产的捷安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2:31:20
feig 发表于 2011-10-6 09:11
现在信奉的是马教。强调的是均贫富,对地主、资本家、知识分子等人类精英阶层实行限制甚至消灭主张,这其 ...
那就不要把压制创新的罪名放到儒家传统头上!你看过中国科技史不?听过宋元四大数学家吗?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官员的考试与学术无关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16:02:44
雪下思 发表于 2011-10-6 12:31
那就不要把压制创新的罪名放到儒家传统头上!你看过中国科技史不?听过宋元四大数学家吗?科举考试是国家 ...
儒教又叫礼教,或称先王之教。
儒教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强调尊卑,强调服从,强调复古。古人定下的调就要万世传承,不能更改。
儒教从思想上压制个性,反对变异,反对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21:47:38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21:48:25
feig 发表于 2011-10-6 16:02
儒教又叫礼教,或称先王之教。
儒教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强调尊卑,强调服从,强调复古。 ...
儒教是一种宗教好不?礼教和先王之教并不一样,先王之教那是对执政者而言的。上下尊卑那叫差序格局,那是社会秩序,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权力与义务,欧洲何尝不是如此?“礼教”是汉代才形成的,那是汉代倡导的阳儒阴法之说,所谓强调服从,那是法家好不。再说复古,谁告诉你强调复古的呀,那是ZF为了找一个理论靠山,你告诉我哪朝ZF有复古得了好结果啦。什么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那么多变法是从哪里来的呀?你指出来哪里反对变异,反对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6 23:13:38
雪下思 发表于 2011-10-6 21:48
儒教是一种宗教好不?礼教和先王之教并不一样,先王之教那是对执政者而言的。上下尊卑那叫差序格局,那是 ...
你承认儒教是宗教就好。
历史上被统治者推崇的宗教一般都是以劝善为主,劝善而不求真、美,儒教也不例外。(马教连劝善也没有,只劝造反。用毛的话说,马教就是一个造反理论)
儒教中的先王之德、礼,主要指的是尧舜之德和周礼,礼教和先王之教都是效法古代圣贤以德、礼治理国家之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儒教的内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宁死服从的愚忠论调是法家说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本是商汤王的励志铭,却被儒家拿来鼓励修身养性,后面还有一句“止于至善”,明白什么意思吗?不是教你天天钻研物理搞创新的,也不是教你天天变法搞革新的。
变法哪里来的?难道是儒家提倡的吗?如果那样的话历史上还有法家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7 09:21:24
feig 发表于 2011-10-6 23:13
你承认儒教是宗教就好。
历史上被统治者推崇的宗教一般都是以劝善为主,劝善而不求真、美,儒教也不例 ...
儒教好像是康有为时才有的吧?君叫臣死,不得不死。可是还有“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子奔他乡”啊,你看下孟子撒!撒子叫宁死服从的愚忠?哪里有那么夸张啊。大臣死要入罪才可以,所以才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罪诛杀人臣乃暴君所为,怎么可以和愚忠并提呢。中国古代最讲变通,哪里像你说的一样。变法很早就有啊,不止法家可以变法。从祖甲改制,周厉王周宣王料民起每朝都有,不一定是法家思想发动的吧,这儒家思想在宋代以前是重五经的,没有四书;是很强调事功的好不,没有你想的那么呆板。宋代以后四书较为重要加以科举的吸引士人趋之若鹜。古代的创新缺乏是因为中国哲学体系不完善,中国贵族早衰,未曾复兴;而后科举取士,士人才志在考试而荒废其他。古代中国重在事功,对不切身的东西不予思辨,只知道修身,如果说儒家缺乏创新当是在这里,但并不是抑制创新,并没有人禁止思辨其他的东西。这是因为中国哲学体系不完善,并非儒家的问题。你很犀利撒,还看过尚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1 23:12:26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儒教思想也有很多好处,不能太片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