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考试重点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收录 349 个腧穴。
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
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
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
经”。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收录 361 个腧穴。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络系统的组成: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
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组成: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
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观
全身。与六脏相配属的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
为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