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
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
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
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
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
《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
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