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2)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6.尿血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 2)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味 3)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4)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补中益气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7.紫斑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六味地黄丸)
五、喘证 3)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1.实喘 十、心悸
1)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 ...
附件列表